《归家》

作品数:31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莉代小丽张力袁小华郑继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江月》《视界观》《东坡赤壁诗词》《文艺生活(下旬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罗德·品特戏剧《归家》中的审丑艺术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期1-5,共5页王玉环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织的...
关键词:品特戏剧 《归家》 荒诞 女性 审丑艺术 两性观 
历史记忆与改造语境中未竟的启蒙——刘澍德《归家》的“越轨”写作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李玫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W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50027)。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
关键词:《归家》 刘澍德 农业合作化 知青下乡 启蒙 
《归家》
《传媒》2022年第16期I0013-I0013,共1页黄慧明 
浅析《归家》中Ruth的身份
《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5期35-38,共4页严红艳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哈罗德·品特是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独特的风格被称作"品特式的",并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归家》是品特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本文将通过分析作品中露丝在父权制家庭的身...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 《归家》 身份 
《归家》
《明日风尚》2018年第6期13-13,共1页邓佳丽 
关键词:《归家》 
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替身”的多重形式被引量:4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88-194,共7页袁小华 李婧睿 杨晓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30920140132028);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戏剧及影视艺术视角下的哈罗德·品特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2029)阶段性成果
品特戏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直揭人性中美与丑的冲突。本文试图以"替身"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归家》、《情人》、《往日》、《微痛》四部剧为代表,分析品特戏剧中不同人际关系下"替身"的多重表现形式,揭示剧中混乱而异化的人际关系及其...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 “替身” 理论 《归家》 《情人》 《往日》 《微痛》 
归家
《东坡赤壁诗词》2016年第6期11-11,共1页周贤邦 
日落西山下,农夫踏月回。 含羞观稻麦,带笑看桑槐。
关键词: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归家》 
论《归家》中的陌生化效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49-51,共3页代小丽 
《归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传统被彻底颠覆的世界。传统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和伦理规范均被打破,一切都陷入荒诞和混乱之中。文章通过分析陌生化在《归家》中的应用及产生的戏剧效果,意在表明陌生化是《归家》呈现荒诞的主要手段之...
关键词:《归家》 陌生化   
爱的空缺——解读品特的荒诞剧《归家》
《艺术教育》2014年第6期149-149,共1页王国光 
荒诞剧《归家》是品特最具争议性的剧作之一。剧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动机令人费解、使人震撼。文章通过对剧中人物特点和特定空间环境的分析,为人们呈现出荒诞派戏剧背后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品特 荒诞剧 《归家》 
野蛮的文明人——从《归家》看品特对社会文明的疑惑与思考
《英语研究》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黄川 
通过聚焦品特《归家》中多被忽视的人物特迪,分析其种种行为的矛盾之处,可以发现这一人物的内在特质——身为哲学博士的特迪,实为文明与野蛮的综合体。洞悉其这一特质,便可理解露丝最终"独立"的假象——她获得的权利只是男性社会权力许...
关键词:《归家》 权力 文明 野蛮 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