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教育

作品数:94被引量:24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景轩李英周谊李亦桃田夫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晏阳初的教育人生
《中国教工》2025年第1期42-43,共2页苗勇 
晏阳初(1890-1990)是蜚声中外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和世界的平民教育,提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理念,推行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教育“三大方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他被誉为“...
关键词:晏阳初 生计教育 陶行知 家庭式 乡村建设 平民教育家 
晏阳初“定县试验”中镌刻的“红色印记”
《党史博采(上)》2022年第8期51-54,共4页李辉 符景辉 李佳诺 张徐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开拓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在定县翟城村(今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开展了长达10年的传播社会文明、培养造就新民的乡村建设实践,史称“定县试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的...
关键词:晏阳初 乡村建设运动 河北省定州市 生计教育 本固邦宁 中国传统文化 民为邦本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美国生计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真情》2022年第2期143-145,共3页孙文月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教育也是遥遥领先。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马兰便已提出“生计教育”这一理念,解决了当时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而我国当前面临的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等问题,或许可以在美国生计教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美国 生计教育 就业 启示 
中美劳动教育之比较
《品位·经典》2021年第17期25-28,共4页李文蔚 余丽 
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SLGYCX21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中国致力于探究和完善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美国的劳动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育人活动全过程。中美劳动教育各有千秋、不分轩轻。本文阐述了中美两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及现状,从理念观...
关键词:劳动教育 中美比较 历史沿革 生计教育 
1920―1930年代苏南农民生计教育述论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71-77,共7页王凤杰 王蓉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生态环境视阈下近代安徽城镇化研究”(SK2020A0087),主持人:王凤杰;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2020CX006),主持人:王凤杰;安徽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项“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研究”(X2019073)主持人:王凤杰。
1920年代为摆脱农村经济危机困境,中国兴起了以农民生计教育为中心乡村教育运动。在教育者、教育团体、高等学校和政府推动下,苏南地区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良农事、开发农副业和建立合作社,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民生计问题。民国时期苏南农...
关键词:民国时期 苏南 农民 生计教育 
乡村教育浅谈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年第4期1-1,共1页何元 
一百年前,30岁的晏阳初从美国回到中国,开始平民教育工作,号召"除文盲、做新民"。随着平民教育实践的深入,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可概括为"愚、贫、弱、私"四大病,并对症下药提出了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
关键词:晏阳初 乡村教育 生计教育 家庭式 对症下药 平民 农民 解决方案 
论张謇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时代人物》2021年第9期1-2,共2页仇惜瑶 
作为中国近代享有声誉的实业教育家,张謇提出了“实业要与教育同步实行”的职教理念与主张,且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开办了一些办学类属齐全且教授门类广泛的职业学府、技术培训机构和大众教育事业。在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理论的指导下,近...
关键词:近代中国 张謇 职业教育 生计教育 
美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特点及启示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2021年第1期82-84,共3页张晓帆 徐建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供给侧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GBB1318104)的研究成果。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是当代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劳动教育既可以促进脑力与体力相结合,又可以在实践中锻炼个人生活能力,同时为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不同,教育与劳动有机结合的...
关键词:劳动教育 实用主义 生计教育 劳动课程 志愿服务 
为什么要劳动——劳动观的回顾和比较被引量:5
《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24期36-43,共8页丁道勇 周金燕 宫奕莹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研究”(BEEA19035)的部分成果。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学龄期儿童为什么要劳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位于每一种劳动观的核心,会影响人们对于劳动属性、劳动标准的判断。关于"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西方历史上至少出现过四种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前后相继,共同塑造了...
关键词:劳动教育 劳动观 生计教育 
城乡关系视域下的杨村乡村建设实验析论(1931—1937)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34-43,共10页安宝 熊亚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61批(项目编号:2017M6129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11批(项目编号:2018T110990);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学者项目(项目编号:TJLH201811);天津医科大学卓越教师项目(项目编号:TJYKDX2018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城乡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在20世纪20-30年代为数众多的乡村建设实验中,有一些实验临近大城市且与其有较多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乡关系的变动。在这些实验中,...
关键词:乡村建设 生计教育 合作训练 杨村 城乡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