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

作品数:315被引量:5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晓彬杨燕张冰丁国旗王鍾陵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辩证法——以巴赫金对什克洛夫斯基的批判为中心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23年第2期4-16,共13页金惠敏 
什克洛夫斯基在其名文《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奇异化”理论,一般被认为其目的是要营造一个与现实无涉或排除了现实的、闭合性的“文学性”世界,巴赫金也是如此地批判什克洛夫斯基的,但这对后者来说显然是一种莫须有之罪。据后者声明...
关键词:文学性 非文学性 什克洛夫斯基 巴赫金 黑格尔 
什克洛夫斯基的莎评及其批评范式转型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45-152,共8页张婉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什克洛夫斯基文艺理论与批评范式研究”(21BWW001);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什克洛夫斯基欧美文学批评研究”(HSDBSCX2020-19)。
什克洛夫斯基的莎士比亚评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莎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20世纪俄国现代莎评的学理转向。什氏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始于形式主义学派创立之初,且纵贯其学术生涯。他早期莎评的审美尺度呈现了明显的形式主义偏好,即将莎剧文本...
关键词: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 形式主义 莎评 文学性 范式转型 列夫·托尔斯泰 
语言的陌生化:诗歌语言教学的有效抓手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9期70-71,共2页蒋祖霞 
李书辉老师的这篇设计,吸引我的首先就是“陌生化”三个字。“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由俄国文学批评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
关键词:诗歌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批评家 语言的陌生化 审美目的 维克托 文学艺术 怪诞 
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研究——以《人羊》为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年第34期15-16,共2页龙臻 史小华 
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江健三郎小说美学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l223。
陌生化手法是苏联文学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创立的小说术语和批评术语之一,是一种通过将文学作品中各种事物进行异化描绘处理,使得文本获得叙事张力的表现手法。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创造出现实与神...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什克洛夫斯基 批评术语 小说叙事 小说语言 叙事语言 文学作品 陌生化手法 
巴赫金、什克洛夫斯基、高尔基与世界文学——加林•季哈诺夫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3期147-156,共10页张叉  
2016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基地项目“比较文学中外名人访谈录”(项目编号SC16E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是作者对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比较文学教授加林.季哈诺夫就巴赫金、什克洛夫斯基、高尔基与世界文学所作的访谈录。首先,访谈阐述了怎样的世界主义真正让巴赫金产生兴趣,罗列了巴赫金参与世界文学而遭到的指责,介绍了巴赫金摆...
关键词:巴赫金 什克洛夫斯基 高尔基 世界文学 欧洲中心主义 
例谈变异视域下的语音、词汇和书写的还原比较
《中学语文》2020年第19期62-64,共3页程海滨 
安徽省教育科学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向提升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文本细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19053)的研究成果。
文学语言的变异是指作家突破语法、词汇、语音、书写等常规的一种创作手法,它是文本葆有内在诗意隽永悠长的手段,可以说,文学文本中的这种突破常规的变异性语言往往是文学语言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中,俄国形式主义批...
关键词:西方文学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语言 时间长度 艺术作品 审美价值 文学文本 
一种“陌生化”的生态美学理论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8年第4期125-128,共4页李启军 
俄国彤式主义文学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的重要概念,把“陌生化”看作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形式创造性和新颖性的根本标志。笔者以为,同样以语言为存在方式的理论著作也是如此,一些毫无“陌生化”特征的理论著作,也只能是...
关键词:“陌生化” 美学理论 生态 什克洛夫斯基 理论著作 文学批评家 文学作品 存在方式 
借助“陌生化”语言资源发展阅读能力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8年第5期96-96,共1页乔春花 
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艺术如果能超越常规常理,那么就能给人别样的艺术震撼力。因此,人们对于陌生事物总是更为关心,会怀着好奇心进行主动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
关键词:“陌生化” 阅读能力 语言资源 陌生化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 语文阅读教学 文学艺术 主动探究 
文学类获奖图书《动物园:第三工厂》 对俄罗斯文学审美的继承
《出版人》2017年第9期25-25,共1页赵晓彬 郑艳红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是俄苏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批评家,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之一、“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团体成员及导师。什氏一生创作体裁多样,除了理论专著外,还有艺术小说、理论文章、文学...
关键词:动物园 获奖图书 文学审美 工厂 文学类 俄罗斯 继承 什克洛夫斯基 
从“陌生化”看什克洛夫斯基文学观念的重构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8Z期128-128,共1页何佳宁 
19世纪末以来,席卷全球的帝国主义殖民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将传统西方奉行的价值观念彻底击碎,理想国崩塌。在哲学思想上,基督教的传统道德对人的奴役使得尼采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理念。这一切的变化同时也在影响着文学的发展。种种...
关键词:陌生化 文学观念 重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