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

作品数:315被引量:5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晓彬杨燕张冰丁国旗王鍾陵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什克洛夫斯基小说三部曲:陌生化叙述手法的多元运用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3-75,共3页张晓慧 赵生学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22年教育教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Azcj2022038);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人文社会科研重点项目(2021sk10);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人文社会科研重点项目(2022skd02)。
什克洛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散文家和文论家,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陌生化叙述特征的小说作品。20世纪20年代,什氏在《感伤的旅行》等三部自传体小说中进行了极具实验性的陌生化叙述实践,通过多种陌生化文学叙述手...
关键词:什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 叙事 结构 
从跨文化视角看域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误译与误读——以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为例
《中国俄语教学》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王秋新 赵晓彬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什克洛夫斯基文艺理论与批评范式研究”(21BWW001);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什克洛夫斯基批评中的东方文学”(HSDSSCX2021-3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典文学的域外接受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之一,从受众角度审视文学的域外认知图景,可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播和建立文化共识提供借鉴。然而,跨文化交流时常伴随着由语言差异和文化缺省带来的误译和误读。本文以俄国评论家什...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俄译本《Теорияопрозе》 《散文理论》 误译与误读 
“金色俄罗斯”丛书第四辑出版
《世界文学》2022年第5期317-317,共1页静远 
四川人民出版社“金色俄罗斯”丛书第四辑于2022年2月正式出版,包含了众多优秀作品:苏联文学史上公认的散文经典《金蔷薇》;充满自然哲学与宗教对话的童话小说《我的森林》;什克洛夫斯基的《感伤的旅行》;俄罗斯域外文学第一浪潮著名作...
关键词:苏联文学史 什克洛夫斯基 四川人民出版社 加兹达诺夫 克莱尔 童话小说 域外文学 哲学与宗教 
《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之夜》中的原型解读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09-118,共10页赵晓彬 刘淼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20年代俄苏文艺转型时期‘谢拉皮翁兄弟’文学革新研究”(19YJA752029)。
卡维林的长篇小说《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之夜》以列宁格勒老一代学院派教授洛什金返回列宁格勒,莫斯科年轻一代形式学派代表涅克雷洛夫前往列宁格勒参加文艺晚会并受到冷遇为主线,描写了新老两代语文学者的明争暗斗,勾勒出20世纪2...
关键词:卡维林 《爱吵架的人 或瓦西里耶夫岛之夜》 原型 什克洛夫斯基 带钥匙的小说 
"陌生化"视野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形象新观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第17期7-9,共3页王腾仪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优秀的作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人学者结合所处时代,深层挖掘《西游记》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学界对于《西游记》的研究更加趋于多元...
关键词:唐僧师徒 什克洛夫斯基 神话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叶 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人 
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研究——以《人羊》为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年第34期15-16,共2页龙臻 史小华 
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江健三郎小说美学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l223。
陌生化手法是苏联文学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创立的小说术语和批评术语之一,是一种通过将文学作品中各种事物进行异化描绘处理,使得文本获得叙事张力的表现手法。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创造出现实与神...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什克洛夫斯基 批评术语 小说叙事 小说语言 叙事语言 文学作品 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视角下的现实“温度”被引量:1
《长江文艺》2018年第5X期159-160,共2页喻向午 
作为一种对抗概念化的创作策略,'陌生化'经常在一些场合被提及,这个理论也时常出现在文学批评界的著述中。'陌生化'文艺思潮自俄国问世至今已有百年,影响深远可见一斑。关于'陌生化',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
关键词:陌生化 艺术活动 “陌生化”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 小说文本 小说语言 蒋一谈 
基于文本体式,非常态教学小说文本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年第5期15-16,共2页季晓燕 
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技巧是让对象变得陌生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读小说,教师可以采用非常态的教学方法,在体现小说文本特色的前提下,让小说这个学习对象变得陌生化,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阅读并探索文本。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学习对象 什克洛夫斯基 林黛玉 贾宝玉 人物对话 人物形象 语文课本 观察语言 贝尔曼 
丝绸之路的文学想象:什克洛夫斯基的历史传记小说《马可·波罗》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6年第1期152-158,共7页杨玉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形式主义诗学视野下的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创作研究>(13BWW036)阶段性成果
在《马可·波罗》中,什克洛夫斯基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兴趣,根据大量的真实史料,以马可·波罗的人生经历和丝路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纪实与评注结合的方式,对马可·波罗的个人遭遇与东方文化进行了详实的描写,通过蒙太奇与延宕互渗的手法将个...
关键词:什克洛夫斯基 《马可·波罗》 历史传记小说 丝绸之路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语文体小说创作探源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侯佳希 赵晓彬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式主义诗学视野下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研究"(13BWW036);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什克洛夫斯基的语文体小说研究"(HSDSSCX2014-1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作家什克洛夫斯基曾创作过一系列兼具文学性和理论性的散文体小说,被俄国学界称为"语文体小说"。这种小说的出现、发展及成熟有其时代背景及文学史渊源。本文主要探讨了什氏小说创作的理论背景,即巴赫金学派与形式...
关键词:什克洛夫斯基 巴赫金与形式主义 语文体小说 斯特恩 罗赞诺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