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变

作品数:164被引量:1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嘉莹张晖周能俊陈水云任增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复旦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文变”与“世变”:简论清末民初的“新名词入诗”现象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105-115,255,共12页张仲民 
清末以来,经过梁启超等人援引译介的日本新名词大量输入,广受中国读者欢迎。其派生效应是新名词被滥用的情形非常普遍,大量的"新名词入诗"及有关的"文变"现象出现即是表征。文以载政,因文见政,这引发了诸多争议,时人纷纷反思援用新名词...
关键词:“新名词入诗” 梁启超 “文变” “世变” 
学问与世变:晚清中国实学观的衍变与知识取向的转折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9-80,共12页曹南屏 
无论是清代的官方知识诉求,还是乾嘉学问影响下的士林风尚,其标榜的学问追求都并未脱离"经史实学"的范畴,经史之学在清代儒学内部长期位于"实学"概念的核心。晚清以降,这一以经史之学作为"实学"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论学以有用...
关键词:实学 经学 史学 科举制 
少年记忆与《秋柳》诗之微旨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113-117,共5页周兴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与近现代诗学的变与通"(项目编号:12BZW074)的阶段性成果
王士禛《秋柳》诗四首的主旨,后人的解释不外于"主吊明"和"主寄怀美人"二说,究无确据。王士禛少年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家庭屡更丧乱,八岁遭"壬午之难",十岁历"甲申之变",亲眼目睹多位亲人殉国罹难,血腥惨烈的场面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
关键词:王士禛 《秋柳》诗 少年记忆 世变感 
世变与学术:梁启超的杨学三变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3期10-18,共9页何爱国 
杨朱之学在战国时期“言盈天下”,秦汉以后长期沉寂,清末复苏,新文化运动以后大兴。梁启超就是倡导杨学复兴的著名人物之一。梁启超对杨朱学说的评价有一个从否定、部分肯定到肯定的过程。维新时期(维新变法前后一段时间),出于救...
关键词:梁启超 杨朱学派 杨学复兴 评价变化 
文统与世变——试论清代古文系统中显示的文学史观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44-50,73,共8页袁进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4)
清代士大夫对古文文统的评论中显示了不同的文学史观,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各家对"道"与"文"的不同侧重,导致他们对文学史的流变产生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古文 文统 演变 
史学与世变——以“新史学”发展历程中“求真”与“致用”关系的变迁为视角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122-124,121,共4页朱潇潇 
以这一历史时段内二者关系的变迁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研究的目的演变来廓清中国"新史学"发展道路与社会演变进程中互为映照的关系。
关键词:新史学 求真 致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