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

作品数:1940被引量:3074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戴永胜于斌陈子龙周衍芳屈军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物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效学习活动的关键特征和设计策略——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例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21年第6期11-15,共5页张春雷 师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8ECNU-QKT003)。
教学设计关键是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需要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相互匹配一致。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围绕核心概...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概念 
“DNA双螺旋结构之母”解析DNA的过程和方法——纪念英国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博士百年诞辰被引量:1
《生物学通报》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陆琼衡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70224)。
2020年7月25日是杰出的英国科学家罗莎琳德·埃尔西·富兰克林博士(Rosalind Elsie Franklin)的百年诞辰。在38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她在煤的物理化学、DNA的晶体结构和病毒蛋白结构这3个领域均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尤其作为DNA双螺旋...
关键词:DNA双螺旋结构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X射线衍射 照片51号 
基于实验活动构建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以“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概念构建为例
《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3期34-38,共5页潘炜 
以“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为例,阐述了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活动为载体,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合作探究和互动评价的教学策略进行概念构建教学.通过确定大概念,逆向设计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和设计学习体验的教学活...
关键词:实验活动 构建生物学概念 逆向设计 DNA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莫里斯·威尔金斯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张建 
莫里斯·威尔金斯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与沃森和克里克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尽管如此,科学界对他的关注甚少,甚至一度遭受争议与批评。本研究较为客观地介绍这位伟大科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中的贡献。
关键词:DNA双螺旋 发现者 威尔金斯 
“DNA分子的结构”(第1课时)的探究型教学设计被引量:5
《生物学通报》2016年第10期28-31,共4页朱文艺 张昊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09C182)
以探究DNA分子结构为课堂主线,分析科学史料,创设探究情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史料分析与模型构建有机结合,重现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究之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实现教学重点与...
关键词: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探究教学设计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被引量:1
《生物学通报》2013年第6期54-55,共2页周玲 
利用生活中的简易材料,师生共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亲身体验中理解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等知识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DNA 双螺旋结构 模型制作 
自制教具“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简介被引量:1
《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5期25-26,共2页侍东升 
介绍了一种简单制做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DNA 结构 模型 制做 
用简易材料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3期60-61,共2页李莺 
介绍一种以彩纸和纸盒等简易材料,制作教学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该方法具有用材简单和制作方便的特点,便于在中学教学中推广。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体验动手制作的过程,深入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并了解分工协...
关键词: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 简易材料 制作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的教学组织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10期23-25,共3页荆林海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实验,教学中做的频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感觉本实验对高中生而言过于简单,属模仿水平的操作性实验,价值不大。
关键词: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 教学组织 实验 制作 高中生 操作性 进化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及其创新思维方法的思考被引量:1
《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8期15-19,共5页史国安 范丙友 郭秀璞 施江 黄海霞 高双成 
河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YB2004-84)
回顾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3组科学家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得失,论述了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DNA双螺旋结构 诺贝尔奖 创新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