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丹达尔

作品数:76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管新福徐肖楠韦遨宇林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大毕业后的生活
《名人传记》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杨及(口述) 余斌 
两地分居我在中央大学借读的两年,赵瑞蕻在柏溪分校当助教,不大来沙坪坝。他似乎只来本部办过一两次事,范存忠先生照顾我们,临时把自己的宿舍让他住一下。我们真正是两地生活,各顾各的。赵瑞蕻比我用功得多,一直在写作、翻译。他译《红...
关键词:《红与黑》 斯丹达尔 红与黑 《时与潮文艺》 外国文学 他译 中央大学 赵瑞 
于连形象在汉语“外国文学史”中的百年沉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38-48,60,157,158,共14页管新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报刊翻译理论资料整理与研究”(18BZW112)。
中国汉语"外国文学史"的撰写始于民初。不管在外国文学综合史、区域史,还是在法国国别文学史中,斯丹达尔及《红与黑》基本能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民国时所出的外国文学史,由于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还欠全面,且大多是独著形式,因此内容...
关键词:《红与黑》 斯丹达尔 于连形象 外国文学史 百年沉浮 
浅谈《外国文学史》的学习
《考试与招生》2002年第6期18-18,共1页杨翠霞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人物形象 文学流派 作家作品 自然主义作家 文学思潮 西方文学 斯丹达尔 东方文学 
西方文学与新闻再思考──斯丹达尔与卡波特写实刍议
《桂海论丛》1997年第3期93-96,共4页吴锡民 
关键词:斯丹达尔 卡波特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西方文学 “新新闻报道” 再思考 写作方式 非虚构小说 真实性 
叙述形式的意义──关于《红与黑》汉译的一点思考
《法国研究》1997年第2期208-213,共6页王文利 
关键词:《红与黑》 叙述形式 内聚焦 叙述结构 零聚焦 叙述者 聚焦方式 汉译本 人民文学 斯丹达尔 
你怎么样?
《世界文学》1996年第5期6-18,5,共14页皮·梅尔腾斯 杨国政 
《当代比利时法语文学专辑》由本刊编辑部特邀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雷蒙·特鲁松(Raymond Trousson)协助编选,并由他提供原文。特鲁松教授生于1936年,是比利时法语语言文学皇家学院院士,在自由大学讲授比较文学和法国文学,著述甚丰,主...
关键词:法语文学 发表时间 法国文学 欧洲文学 罗贝尔 斯丹达尔 赫林 Raymond 雷蒙 狄德罗 
岁月不曾流失的纯真和诗情
《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34-37,共4页袁筱一 
岁月不曾流失的纯真和诗情———记翻译家赵瑞蕻袁筱一第一次见到赵先生,是许钧先生邀请他做关于《红与黑》汉译的对谈,叫了我去给他们录音。乍暖还寒的初春,是一个没有阳光的日子。先生的院子里有一棵寂寂的老石榴树,自行车停下来...
关键词:《红与黑》 中国比较文学 马雅可夫斯基 浪漫主义 五十年代 南京大学 翻译家 艾米莉·勃朗特 斯丹达尔 知识分子 
吸收外国文学的方法与战后
《世界文学》1995年第5期103-124,共22页胡毓文 
战后的日本倘若以旧金山和约为界,把1945年至1960年的这段时期分为前后两期,便会发现,新闻界对外国文学的态度有着很大不同。前期流行翻译小说,报刊杂志大量报道外国文学和文化的消息,大学的外国文学教授对日本现代文学的评论也十分活跃。
关键词:外国文学 文学教授 现代文学 法国文学 斯丹达尔 普鲁斯特 中国文学 武田泰淳 文学研究者 椎名麟三 
文讯
《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95-97,共3页
不公正的“历史” 陈村在《新民晚报》95年2月13日《文学旧事》一文中说:读到重评当年的轰动之作的评论,想想是要悲哀的,就是《伤痕》、《班主任》这样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和标尺,一再被选入各种小说集,并且有根有据地载入...
关键词:斯丹达尔 《红与黑》 韩少功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意识形态 文学创作 艺术作品 人的潜能 学术文化 
试论自然主义小说与其读者的审美差距
《国外文学》1991年第3期29-45,共17页高建为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无数流派一个一个相继出现,形成新旧不断更迭的格局。当一个文学流派已经僵化,而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已经成为老生常谈。
关键词:自然主义 小说美学 作品 自由间接文体 左拉 包法利夫人 文学流派 作家 欧洲文学 斯丹达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