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境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建高施津菊勾淼林双泉李祥伟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学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更多>>
相关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折翼天使》中的死亡书写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10期50-51,共2页贾春霞 
济南市科技局软科学无资助项目"创伤理论视野下的后9.11文学研究"(201511042);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后现代视野下的尤金尼德斯小说艺术特色研究"(14YB09)的阶段性成果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处女作《折翼天使》讲述了李斯本家的五个花季少女在短短一年时间相继自杀的悲剧。尤金尼德斯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灵创伤,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现代人生存现状的反...
关键词:《折翼天使》 死亡书写 心理创伤 死亡意境 
日本电视剧中的死亡意境与审美建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34-136,共3页马立 
对死亡的思考与死亡之美的探究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一大特色。日剧中对死亡美的追求,在继承了电影艺术中的众多美学元素之后,又融合了自身的语言特性,在对死亡意境的营造、死亡意象的建构与审"丑"观美的表达模式上,表现出了符...
关键词:日剧 死亡意境 审美意识 
死亡对个体存在的观照——鲁迅与海明威死亡意识之比较
《外国语文》2011年第B07期1-4,共4页欧阳晖 
鲁迅和海明威都是死亡真切的观察者、体验者和思考者,对死亡的诗意言说再现了他们复杂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他们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部分,把死亡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最终归宿和最本质规定,把死亡与人的生存态度、生存方式、生存价值...
关键词:死亡意境 死亡意识 个体存在 
试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被引量:3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3期126-128,共3页勾淼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以其隽永的主题和"谜"一般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将诗人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格式塔心理学及格式塔意象理论的指导下,从诗歌意境和诗歌象征两个方面剖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
关键词:格式塔意象 死亡意象 死亡意境 死亡象征 
死亡之美——白先勇小说死亡意境的营造被引量: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6-20,共5页李国磊 
白先勇在小说中特别钟情于死亡的书写,但并非纯客观的无情的展示,而是怀着巨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悲悯的情怀对死亡进行艺术建构,并由死亡现象升腾出一种死亡意境,展现出死亡的艺术张力与审美魅力。文章从其小说中死亡意境的营造来解读...
关键词:白先勇 死亡意境 审美体验 台湾文学 
异乡的沉沦——对比郁达夫《沉沦》和白先勇《芝加哥之死》中的死亡叙事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宋桂花 
本文通过叙事学的有关原理集中论述郁达夫的《沉沦》和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中的死亡叙事 ,分析“性”作为象征符码的双重内涵以及文中死亡意境的塑造 ,试图探究主人公自杀的原因和死亡审美性的不同。
关键词:死亡叙事 核心事件 卫星事件  死亡意境 
从屈原作品看其死亡观及人格境界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曾云燕 
The death Yijing showed in Qu Yuan’s works is art expression of the author’s views on death and the author’s personality, and it contains author’s distinctive comprehensions on death, which are affected by Kong Zi...
关键词:屈原 文学创作 死亡意境 死亡观 人格境界 审美价值 
毕淑敏文本中死亡意境的美学追求与文化建构被引量:4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1-5,共5页施津菊 
毕淑敏通过对各种死亡意象的叙述向我们呈现了 :一、有价值死亡 ;二、无价值死亡 ;三、审美死亡。在这诸多的死亡意境中 ,叙述者力图剥去包围着死亡的有关不健康的文化与习俗形式 ,既真切地呈现死亡 ,又审美地超越地建构死亡。创造自然...
关键词:毕淑敏 死亡意境 美学追求 文化建构 社会实践 自我实现 价值 生命本质 尸骸 骷髅 
屈赋死亡意境透析
《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2-94,共3页唐祖敏 
屈赋死亡意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包括诗人自己的死亡 (自杀 )、历史人物的死亡及用隐喻手法表现的死亡 ,二是对于死亡超越———“梦幻神游”的描写 ;前者属“写境”、“无我之境” ,后者属于“造境”、“有我之...
关键词:屈原  死亡意境 隐喻手法 死亡描述 审美形态 人格 艺术创作 
艺术家死亡意识的美学体现被引量:4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64-69,共6页马建高 
人类对于死亡的关注 ,可以说是历史久远的。且不谈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 ,就是古老的哲学、伦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乃至于新近成熟的人类学、神话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诸种人文学科都不同程度、不同视角地...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家 死亡意识 死亡意境 虚无 审美选择 美学体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