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诗

作品数:132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白杨郑慧如张松建罗振亚沈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逢甲大学武汉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美丽而孤寂的台湾现代诗——2011-2013台湾现代诗考察
《华夏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339-345,共7页赵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女性诗歌的转型与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2BZ W099);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废名诗歌的文化融合性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90218SK)
阅读2011-2013年台湾地区现代诗,我们会发现:从诗歌艺术审美直觉上说,它是美丽的,但这种美丽却是附带着现代性的悲音的。也即2011-2013年的台湾现代诗,弥漫着一种浓郁的寂寞孤独与隔绝的现代性意识情绪。这种精神上的孤独、寂寞、隔绝...
关键词:美丽 寂寞 孤独 台湾 现代诗 
传统的重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现代诗的另类现代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46-51,共6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4BZW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在备受争议中将汉语新诗带入了新的诗艺发展阶段,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诗坛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诗人纷纷转向,"回归传统""关注现实"成为受到关注的主流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回归传统"并不是简单地...
关键词:七十年代 台湾现代诗 传统的重塑 另类现代性 
民族诗风的确立:台湾新世代诗人的精神走向
《南腔北调》2017年第2期71-77,共7页柴高洁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F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新世代诗人如今大都已为台湾诗坛耆宿,正如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影响的焦虑”下逆流而上一样,他们也成为一座座高峰在当下备受瞩目。在这样的历史结点,回望他们的上世纪70年代,在传承中反叛的崛起之路,勾勒其诗观形成及诗歌发展走向...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新世代诗人 民族诗风 精神走向 
台湾现代诗风潮中的“痖弦”——论痖弦“新诗史料”整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芒种》2013年第6期50-52,共3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1&ZD1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63);吉林大学2012年人文学科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12ZZ007)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被迫切断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联系,以取火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方式寻求现代新诗的发展空间,催生了大批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优秀诗作。然而,在众声喧哗的历史语境中也潜藏着发展的危机...
关键词:台湾文坛 现代新诗 现代诗人 整理工作 价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痖弦 意义 
《七十年代诗选》与台湾现代诗的论争
《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第1期301-307,共7页白杨 崔艳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9BZW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吉林大学人文学科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12ZZ007)
年代诗选的编辑与出版,曾是台湾现代诗风潮中确立诗社地位以及诗歌典律的策略之一,但也常常引起争议,并给相关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些许借鉴。本文以台湾《创世纪》社编选的《七十年代诗选》为考察重点,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尝试重现20世...
关键词:《七十年代诗选》 现代诗 论争 
叶维廉与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252-257,共6页白杨 李昕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9BZW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吉林大学人文学科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12ZZ007)
叶维廉是台湾现代诗风潮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用《赋格》、《降临》等力作彰显现代诗的艺术高度,也以诗论和译介活动拓展现代新诗的发展空间,在"全盘西化"及"回望传统"的多维探索中,他承担起一个"校正者"和"文化桥梁"的角色,尝试寻求中...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叶维廉 《创世纪》 诗学建构 
政治创伤中的“文化记忆”——台湾现代诗人笔下“中国形象”的历史建构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9-65,共7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6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WX07);吉林大学2010年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书写由政治事件引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焦虑",始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为确认个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多重面貌的"中国形象"以镜像功能的意义,构成现代诗人笔下内涵深邃的意象。对"中国形象"的营造,超越...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中国形象 怀乡叙事 历史建构 
论覃子豪的诗作与诗论被引量:3
《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50-53,共4页古远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立项批准号:04AZW001)中的一部分。
覃子豪的诗“稳实而圆熟,明澈而含蕴”。他的诗作,受了浪漫派、巴拿斯派、象征派诗人诸多的影响,但没有食洋不化,而是诗风严谨,细腻,充满着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在诗坛上独树一帜。覃子豪的诗论以宏观上把握现代诗的特质、中国新诗的发...
关键词:覃子豪 诗的播种者 台湾现代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