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

作品数:216被引量:36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聂顺新介永强王玉李艳谢山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代鲜演法师的顿教观述义
《法音》2023年第9期13-17,共5页谭睿 
辽代佛教深受唐代佛教影响,总体上沿袭唐制,辽代佛教义学也在继承唐代佛学传统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辽代佛教发展繁盛、宗派众多,华严学是辽代佛学中的显学。活跃于辽道宗时期的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鲜演是辽代华严宗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华严宗 唐代佛教 华严经 佛教义学 义理学 辽道宗 辽代 鲜演 
儒与释:从《代国长公主碑》看唐代女性的佛教信仰和女性观念
《法音》2021年第9期47-52,共6页李一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制度与生活:王朝秩序与唐五代以前的日常生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JJD770008。
唐代佛教是唐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向来不乏学者关注。过去学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探究唐代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上,对妇女的关注程度不高。近年来有一些关于唐代妇女佛教信仰的研究成果出现。如,焦杰先生《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佛教关系...
关键词:佛教信仰 唐代佛教 唐代妇女 信奉佛教 女性观念 唐墓志 唐代女性 妇女与佛教 
圣善寺与白居易
《法音》2020年第9期43-45,共3页付皓田 
一、八偈开悟早种佛果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期,在这一时期里宗派迭出、寺庙林立、高僧大德辈出。同时,唐代佛教受众颇为广泛,上自李唐王室下到平民百姓,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深刻影响了士大夫阶层,士大夫与僧...
关键词:诗人李白 张九龄 白居易 唐代佛教 士大夫阶层 鼎盛期 平民百姓 佛教文化 
敦煌佛教诗偈《心海集》孤本研究综述被引量:1
《法音》2020年第5期45-49,共5页伏俊琏 龚心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ZD175。
一、《心海集》写本情况及内容《心海集》(S.3016、S.2295)是唐代流传于敦煌地区的禅诗集,也是敦煌禅宗诗偈中篇幅最为浩繁的集子。诗的主旨为劝人修道成佛,通篇语言质朴无华,写的都是如何参禅,如何精修,如何成佛。它是一部已经散佚的...
关键词:诗歌集 敦煌写本 唐代佛教 成佛 编纂者 敦煌地区 诗偈 
唐代佛教铭文《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铭》辑考被引量:2
《法音》2019年第6期24-27,共4页姜复宁 周琦玥 
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即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展开了漫长、深刻的交融互鉴的历程,这种交融既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外在形式上。而在形式上的表现之一,乃是佛教文献与中国传统文献载体的融合,例如抄经、碑刻、序跋等。...
关键词:佛教传入 优婆夷 辑考 唐代 中国传统 文学总集 文献载体 东汉末年 
十年磨一剑──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
《法音》1994年第8期27-28,共2页温金玉 
关键词:唐求 行记 圆仁 白化文 《大唐西域记》 唐代佛教 遣唐使 唐史 比睿山 阿倍仲麻吕 
《法门名义集》摘叶
《法音》1988年第7期34-35,共2页陈士强 
《法门名义集》一卷。唐武德年间(618~626),东宫学士李师政撰。唐代佛教史籍未曾著录过此书,唯有敦煌本(题有“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等字)传世。日本据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将它编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李师政后于贞...
关键词:法门名义集 大唐内典录 东宫学士 唐代佛教 如来藏 敦煌本 广弘明集 六垢 二无我 三无性 
唐代经济和佛教兴衰被引量:1
《法音》1988年第4期4-9,共6页魏承思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佛教本身又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发展过程。以往的史家一般都以为:唐代佛教的兴衰决定于帝王们的好恶,而帝王们对佛教的态度又为他们与佛、道、儒三放的不同关系所左右。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对唐代佛...
关键词:唐代佛教 沙汰 灭佛 李渊 唐王朝 中国佛教 僧坊 法苑珠林 李世民 玄宗 
季羡林先生谈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佛教文物
《法音》1987年第5期2-,共1页
5月29日,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扶风县法门寺如来指骨舍利和佛教文物的发现是继半坡和秦俑的发现后,第三次重要发现。这次发现在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
关键词:扶风法门寺 季羡林先生 文化交流 陕西省人民政府 武宗灭佛 信仰佛教 大云经 交流史 唐代佛教 敦煌学 
唐代佛教和孝亲观被引量:2
《法音》1985年第6期20-22,共3页魏承思 
孝亲观是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其它伦理观念则是由此派生和推衍出来的。孝亲观最初是家长制家庭公社的产物,它的原始形态不过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尊敬和服从。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使之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把...
关键词:唐代佛教 孝亲 佛教传入 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学派 佛教思想 家长制家庭公社 三纲 一切众生 回干就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