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景教

作品数:48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聂志军刘振宁陈义海叶蓉毛阳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文博》《华夏文化》《中国天主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唐代景教衰落原因的再思考——从概念翻译角度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黄志鹏 张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论》导读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与实效性研究”(20VSZ039)。
文章在介绍景教背景基础上描述了其在唐代的历史轨迹,详细列举和分析了学界关于景教衰落原因的各种观点。从景教相关文献中找到的具体内容来看,其翻译确实多有在佛、道教的背景下阐释基督宗教思想的情况。但文章最后也从哲学解释学的角...
关键词:景教 东方亚述教会 聂斯托利派 唐代 宗教本土化 
外物不移方为学——评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增订本)》
《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154-162,共9页殷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唐元时代景教的东渐及其华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2BZS032)阶段性成果
2021年10月,林悟殊先生的《唐代景教再研究(增订本)》(以下简称《增订本》)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余太山、李锦绣主编的“欧亚备要”丛书。笔者自1999年跟随先生读书问学,迄今二十余载,作为《增订本》的整理者,同时也是中国景教的...
关键词:唐代景教 商务印书馆 中国景教 外物 整理者 增订本 
“以佛道释耶”——唐代景教“中国化”的初步尝试被引量:3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3期16-22,共7页唐晓峰 
在唐代,儒释道三教分立的格局逐渐向内在义理层面的融合转向。这种融合充分体现在唐代汉语景教文献中。三教强调人为主体以及回复本性修为的思想转向将注重绝对天道的景教本真逐渐消解,将其解读为一种以迷施诃为教主的为善、求安乐之学...
关键词:唐代景教 基督教中国化 以佛道释耶 
唐代景教圣经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103-108,共6页杨晓红 张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典籍英译云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17AYY012)。
圣经文学作为公认的西方文学两大源头之一,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由景教以宗教传播的方式传入中土。本文从文学翻译角度梳理了景教圣经文学在我国唐代的基本译介情况,在文本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唐王朝赞助下的中国文化本位译介策略及其对我...
关键词:景教 圣经文学译介 译介策略 文学影响 
新书推荐
《天风》2020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与祖国同行:我国基督徒爱国史迹》主编:徐晓鸿/吴巍本书图文并茂,本着历史事实书写,对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反复推敲,其中不乏社会知名人物,他们的佳美脚踪和美好见证是我们学习和效法的典范。(平装本:0201032,精装本:0201033)《中...
关键词:基督教在中国 中国基督教史 新书推荐 反复推敲 唐代景教 基督徒 徐晓 
外来宗教中国化考论——唐代景教与伊斯兰教传播比较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4期109-116,共8页王建新 关楠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实施中的宗教风险研究”(16ZDA16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项目“西北地区伊斯兰宣教诗文现状调查”(17LZUJBWZD028)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的景教和伊斯兰教同为在古代华夏大地传播的世界宗教,二者面对同样的时代背景,也有着相似的传教目标。由于传教方式和策略相异,唐中期以后的发展趋向完全不同。本文围绕景教与伊斯兰教在唐代的传播历程,聚焦二者在传入时间、传播路...
关键词:外来宗教 景教 伊斯兰教 互动交融 中国化 
2020新书推荐
《天风》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与祖国同行》主编:徐晓鸿、吴巍编码:0201032-S049本书图文并茂,根据历史事实书写,其中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也经过了反复推敲,其中不乏社会知名人物,他们的佳美脚踪和美好见证是我们学习和效法的典范。《中国基督教史》编码:0201031-...
关键词:基督教在中国 基督教中国化 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基督教史 神学教育 新书推荐 唐代景教 反复推敲 
试谈唐代景教
《华夏文化》2018年第4期41-43,共3页刘清一 
当我们说起基督教的东传,我们往往会想到明清时期的基督教的大规模传入,但实际上,早在唐朝,基督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华大地,时人称为景教,而景教的首次传入,也是基督教与中华文明相遇之始。在今天西安周至县东南角,仍然还保存着一座七层的...
关键词:《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 中华文明 基督教 明清时期 佛教寺庙 周至县 东南 
重审耶佛对话的两种模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60-166,共7页朱东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元景教综合研究"(15AZD050)
宗教学家威尔弗瑞德·史密斯认为,信仰乃是基本的宗教范畴,其实质就是一种"参与"。从耶佛对话的角度看,基督教入华后分别采取了"辟佛—易佛""况佛—援佛"等文化参与模式。其中晚明天主教徒立足于实践和礼仪层面来展开"辟佛"和"易佛",但...
关键词:耶佛对话 多重文化参与 史家视野 深度中国化 唐代景教 
唐代景教与广州——寄望岭南文博工作者
《广州文博》2016年第1期54-94,共41页林悟殊 
本文认为唐代景教既有由陆路辗转入华的间接传播,更有由海路输入的直接传播。就已知的唐代景教史,后者实际扮演主角。文章依据西安景碑及唐代文献资料,论证以阿罗本为首的叙利亚基督教传教士于唐贞观年问,由海路登陆广州,开拓其在华的...
关键词:遗物 岭南 广州 传播 西安 主角 海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