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学研究

作品数:1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云史元梁于东新刘中文朱子更多>>
相关机构:鞍山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学遗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学”研究与《归去来兮辞》审美品质教学
《阴山学刊》2023年第5期17-21,86,共6页于东新 李冬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骈文批评通史”(22&ZD259)。
陶渊明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处处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论其具体意蕴,“陶学”界一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即任真乐道的人格审美、平淡虚静的自然审美、淳朴和谐的社会审美等。在《归去来兮辞》教学中,可以尝试着以此为资源来优化...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教学 陶渊明审美观 教学优化 
二十世纪以来英语学界陶学研究相关述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年第2期107-112,93,共7页侯晶岩 
自十九世纪末陶渊明被译入英语世界,陶渊明其人其诗文的研究始终是汉学界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系统梳理英语世界陶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译著、研究专著两方面对国内学界遗漏的相关研究进行评价。
关键词:英语世界 陶渊明研究 书评 
胡怀琛的陶学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6-63,共8页刘中文 
作为学术视阈宏阔、有着百余部著述的著名学者和作家,胡怀琛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建树了他的陶学成就,其陶学理论颇为平实、客观、切理,启发并引领着后世陶学。然而,在大师频出的时代,胡怀琛被淹没了。在他身后近八十余年的陶学史中,...
关键词:胡怀琛 陶学 研究 
陶渊明的经学修养与学术倾向——以《论语》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朱子 
陶渊明的学术倾向是陶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陶渊明深于经学,突出表现在他诗文中对《论语》的接受和运用,具体显示在他对孔子的崇拜、以孔子语录作为人生准则等方面。
关键词:《论语》 学术倾向 陶渊明 经学 修养 陶学研究 人生准则 孔子 
以地方性眼光看陶学的一部力作——评吴国富《陶渊明寻阳觅踪》
《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吴中胜 史元梁 
关键词:陶渊明研究 陶学研究 国富 力作 地方性 眼光 中国古代文学 显学 
陶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评高建新《自然之子:陶渊明》
《前沿》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林方直 
关键词:陶渊明研究 最新成果 陶学研究 内蒙古大学 研究成果 学术著作 人格价值 实事求是 
全景式反映魏正申陶学研究风貌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42-43,39,共3页李慧明 储一心 
董俊生所编《魏正申研陶成果评论选》此前已于2005年纳入大连出版社的学人学书系列加以出版面世,这是近期陶学坛坫推出的一部别开生面的论集,本书全方位地显示魏正申教授陶学研究的立体景观。
关键词:陶学研究 魏正申 全景式 风貌 出版社 
浅议吴云论20世纪陶学史两文的倾向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林庆太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有一些研陶学者或撰写专题论文或出版专著,对20世纪的陶学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如钟优民《陶学发展史》专著中的第七章、第八章和《世纪回眸 陶学百年》专题论文;魏正申《二十世纪陶学论著》、《陶渊明及其研究...
关键词:陶学史 吴云 《二十世纪陶学论著》 《陶学发展史》 《陶学一百年》 专题论文 陶学研究 钟优民 
关于“静穆”说的论争和当前陶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119-127,共9页钟优民 
 评陶潜“静穆”说的论争中存在着方法论层面的尖锐对立。从方法论角度透视当前陶学研究, 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尊重事实和尊重历史, 证据要充实, 语词要精确, 谨防学术讨论异化。
关键词:陶学研究 论争 陶渊明 陶潜 学术讨论 对立 充实 尊重 历史 方法论 
卓荦不凡的治陶成就与灵活多样的治学门径--简论魏正申先生治陶与治学的双重贡献
《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42-46,共5页李金坤 
关键词:魏正申 陶学研究 学术成就 治学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