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赏

作品数:134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嘉莹刘靓朱全庆陈龙肖继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潍坊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出版
《书摘》2025年第3期112-112,共1页
李云撰著的《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2024年12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由叶嘉莹先生亲自审阅并认可的学术传记,对叶嘉莹的诗词评赏方法、诗词曲创作、学术探索和成就以及教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以叶嘉...
关键词:叶嘉莹 词曲创作 学术探索 人生阶段 评赏 裙子 心路历程 系统梳理 
探寻动画电影里的“中国风”——晓望中学初一(7)班动画电影评赏会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31期4-9,共6页
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深海》《长安三万里》等动画电影相继上映,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动画作品再次受到瞩目。晓望中学初一(7)班全体师生正在多媒体微机室开展中国动画电影评赏会,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关键词:动画电影 动画作品 中学 
储楚《物非物》系列作品评赏
《艺术科技》2023年第17期159-161,共3页张洁 李京阳 
储楚,当代摄影新锐,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员之一,杭州市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通过艺术方式来消除内在矛盾进行不断驱魔,使内在平和、宁静”是她独特的艺术观念。她作品中的虚与实,不仅是西方摄影技术中虚与实的对比,还包含...
关键词:储楚 《物非物》 摄影 书法 
《红楼梦》评赏之跨文本研究
《对联》2023年第9期36-38,共3页李思莹 
基于红学家的评语和解读视角,围绕《红楼梦》进行跨文本解读和分析,发现在叙事方式方面,其运用对话植入、一笔多用的手法,开创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人物刻画方面,其在继承传统小说外貌、神态描写方法的基础上,有意突破思维定式,融入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 评赏 跨文本解析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评赏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17期28-31,共4页余映潮(执教) 陈海霞(评赏) 
这是一节关于《再别康桥》的教读课,课堂教学分“听记”“读背”“品析”三个板块有序推进,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充分:听记文学常识,丰富课堂积累;反复读背诗歌,朗读指导到位;品析诗歌意象,培养鉴赏能力。听记,讲究的是“丰”;读背,讲究...
关键词:《再别康桥》 听记 读背 品析 
探索阿吉拉姆演员的声乐艺术:评赏丹增贡布的展示
《中国藏学》2023年第2期116-129,218,共15页伊莎贝拉·亨利安-多茜 桑吉东智(译)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特别委托项目“藏戏在海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阶段性成果。
阿吉拉姆藏戏表演中,对于声音的塑造和旋律的掌握比舞蹈和身段更加受到重视,唱功是评判一位藏戏演员最重要的标准。同时,藏戏唱腔也是传统戏曲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声乐形态。阿吉拉姆藏戏有叙述、戏曲演唱和普通演唱的不同发声方式,并通过...
关键词:藏戏 演唱 旋律 藏戏唱腔 民族音乐学 
粤剧《杨贵妃》评赏
《南国红豆》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静山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直是文艺创作尤其是戏曲创作的常见题材,许多剧种均有相应剧目,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根据清代洪昇创作的传奇《长生殿》改编的同名昆曲传统剧目。粤剧舞台上也一直有相关题材的作品演出,包括《马蔻坡吊杨贵妃》...
关键词:贵妃醉酒 《长生殿》 杨贵妃 粤剧 唐明皇 戏曲创作 爱情故事 文艺创作 
《红楼梦》评赏之“跨文本”解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3年第3期33-36,共4页梁建蕊 
《红楼梦》被树立为中国小说的典范,其文学成就离不开曹雪芹对各体文学的熟稔取鉴。脂砚斋等人的评语即指出了这一现象,为深入解码《红楼梦》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线索。《红楼梦》既从小说、戏曲、诗歌等文体中汲取叙事、写人、...
关键词:《红楼梦》 跨文本 叙事 写人 写情 
明清小说评赏中的“染”术语家族及其功用
《励耘学刊》2022年第1期58-76,M0005,M0006,共21页李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项目编号:19ZDA247。
在明清小说评赏,尤其是关于叙事写人文本评赏中,人们常引入或化用绘画中的各种染法术语。这些拟画评赏术语数量繁多,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术语家族。这个术语家族可分为渲染、衬染、点染、烘染及皴染等五大支脉。就其审美功能而言,五大染...
关键词:染法术语 以画论稗 叙事 写人 画境 
在“一字评赏”读书活动中教《与朱元思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5期61-62,共2页龚劲松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充分领会文本的精彩及对吴均写景散文特点的总结。文章介绍了这一教学重点的落实步骤:先是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巧用“一字评赏”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品读文本;再...
关键词:《与朱元思书》 一字评赏 吴均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