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

作品数:2113被引量:190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少伟谈松华成有信熊贤君赵生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重庆陶研文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生活教育社新年叙餐会上的讲话
《重庆陶研文史》2024年第2期12-12,共1页陶行知 
我晓得今天大家都要去赶第二个会。我简短的报告两点:一、本社理事会决定今年扩大征求社员,已由本社办公室主任方先生[2]拟定计划,敬请全体社员指教协助。二、促进普及教育运动,试验省力省钱的普及方法,以供政府采择和期望社会人士共同...
关键词:普及教育 拟定计划 文化水准 普及方法 办公室主任 理事会 省钱 
试论陶行知的人才教育思想
《重庆陶研文史》2024年第2期25-31,共7页夏德清 
人才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前,陶行知就人才教育的缘起、概念、宗旨、方法、以及人才教育与天才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道德教育等关系作过深刻的阐述,并在实践中对培养特殊人才之幼苗进行了探讨和理论总结。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 普及教育 道德教育 天才教育 人才教育思想 特殊人才 理论总结 
小先生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重庆陶研文史》2024年第2期50-51,共2页张莉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陶行知先生推出了小先生制。他极力倡导“以教人者教已”,要求运用“即知即传”的原则,普及教育。结合今天的教学来看,陶先生当年具有不凡的前瞻眼光,因为他的教育思想与现行教育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
关键词:小先生制 现行教育 陶先生 陶行知 主观能动 普及教育 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观 
生活教育运动与生活教育社
《重庆陶研文史》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王洞若 
一、生活教育与普及教育运动生活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运动,它的产生是由于要求在半殖民地国家普及教育的主观企图,但是它的发展将是人类教育、人类精神活动上的一大贡献。它的产生是陶行知先生在他从事普及教育运动的实践中所得的理论上...
关键词:普及教育 陶行知 人类精神活动 半殖民地 生活教育社 生活教育运动 文化与教育 
大众画报--一个需要·一个建议
《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1期5-5,共1页陶行知 
识字运动展开了,普及教育的呼声是得到全国的响应了,读完《千字课》的成人儿童是一天比一天多了,“我们再读什么?”“我们有什么报可以看?”这是大众时常问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答复,因为几家大书局里都出了高级民众用读本...
关键词:普及教育 识字运动 画报 大众 成人儿童 千字课 书局 丛书 
陶行知的人才教育简述
《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1期9-17,共9页夏德清 
人才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四、五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人才教育的缘起、概念、培养目标、方法,以及人才教育与天才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都作过深刻的阐述。并以育才学校作为培养人才之基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育才学校 基础教育 普及教育 理论与实践 道德教育 天才教育 培养人才 
再论组织与方法--普及教育问题之二
《重庆陶研文史》2022年第3期1-2,共2页陶行知 
组织与方法应该打成一片,才能发出力量。这个道理,我在上一期的本刊内已经略为说明。同时我指出了主张保学、二部制、短期小学诸位先生排斥“即知即传”和“小先生”之错误。现在觉得还有一些意思没有说完,要借这个机会补充出来。(一)...
关键词:普及教育 村学 保学 二部制 短期小学 打成一片 组织 
上海公共租界之小先生
《重庆陶研文史》2022年第3期2-2,共1页陶行知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最近定了《小学生社会服务试行办法十五条》,主要的意思是教小学生从事普及教育。教人的小学生称为小先生,小学生所教之人称为校外学生。每位小先生至少须找二人受他指导,指导时间少则十分钟多则半小时。...
关键词:普及教育 上海公共租界 试行办法 小学生 教育处 暑假 十分钟 
普及教育之路
《重庆陶研文史》2022年第3期9-12,共4页潘冷云 
为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普及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一九八O年就已经作出决定,全国要在一九九O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
关键词:普及教育 初等教育 陶行知 高度民主 高度文明 教育之路 四个现代化 社会主义 
颖上甘罗乡村教育社小先生普及教育历之钩沉
《重庆陶研文史》2022年第3期44-46,共3页张炳岭 
不久前,从原颖上县志办公室主任吴多桢先生处得到一份关于颖上甘罗乡村教育社的极为珍贵的资料。据吴多桢先生介绍,此材料,是他在整理收藏的一本旧书《考证字汇》的护封里发现,并经原甘罗乡村教育社学员唐遐龄先生辨认,确系三十年代甘...
关键词:普及教育 教育社 颖上县 三十年代 甘罗 办公室主任 乡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