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铸镍

作品数:67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田文怀王雷杨峰李春华成生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航空材料学报》《焊接》《功能材料》《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镀与环保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高速电铸镍的研究
《电镀与环保》2019年第4期30-33,共4页郑元伟 符容 张晓雨 朱增伟 
使用氨基磺酸盐型电铸液进行了高速电铸镍实验。研究了温度、搅拌速率及电流密度对铸镍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影响铸镍层的表面形貌,进而影响铸镍层的性能。在温度为40~50℃、搅拌速率为900 r/min、电流密度为10~12 A/dm^2的...
关键词:电铸镍 高速 电流密度 
不溶性阳极电铸中镍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对电铸镍的影响被引量:2
《电镀与环保》2016年第5期4-6,共3页刘涛 朱增伟 任建华 沈春健 唐小聪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201138)
研究了不溶性阳极电铸中镍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对电铸镍的影响。利用EDTA配位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拉第定律和硬度计等手段,对溶液中镍离子的浓度及电铸镍层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不溶性阳极电铸镍,在4A/dm2、8A/dm2、12A/...
关键词:电铸镍 不溶性阳极 电流效率 硬度 
超临界条件下温度和压力对电铸镍的影响被引量:3
《电镀与环保》2010年第2期14-16,共3页王星星 雷卫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511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043)
在超临界条件下,温度和压力对微细电铸镍的实验比较研究,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微细电铸镍的最佳温度和压力分别是45℃和16 MPa,并获得超临界微细电铸新工艺。
关键词:超临界 温度 压力 电铸镍 
双向脉冲电铸镍的研究被引量:4
《电镀与环保》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庞梅 李洪友 李哲煜 江开勇 黄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5072);福建省工业科技重点项目(2008H0028)
阐述了脉冲电铸的机理。应用双电层及双扩散层原理,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脉冲电铸相比于直流电铸,双向脉冲相比于单向脉冲、正负脉冲的优点;通过实验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影响电铸过程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向脉冲电铸能够显著地改善铸层...
关键词:脉冲电铸  双向脉冲 
电铸样块表面发花故障排除
《电镀与环保》2009年第3期47-48,共2页王旗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 故障排除 比较样块 电铸镍 发花 特殊形状 加工方法 影响因素 
LIGA技术微电铸镍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3
《电镀与环保》2005年第2期8-10,共3页李永海 丁桂甫 张永华 曹莹 赵小林 
国家"8 63"计划 (2 0 0 3AA40 414 0 );国防预研课题 (0 2 413 0 80 5 0 116)
微电铸工艺兼具掩膜电镀和厚膜结构电铸的双重特征。采用线性电位扫描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量技术 ,对高深宽比掩膜条件下微电铸镍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高深宽比掩膜使扩散传质过程更容易成为电极反应...
关键词:电铸镍 LIGA技术 电化学研究 电化学交流阻抗 线性电位扫描 电极反应 高深宽比 动力学过程 电铸工艺 测量技术 控制因素 传质过程 改良工艺 电镀过程 膜结构 掩膜 微电铸 多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