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精神

作品数:232被引量:24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中江谢树放陈少明朱汉民刘必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仁”及“人”:王阳明与鲁迅仁爱观的精神联系
《绍兴鲁迅研究》2023年第1期179-185,共7页王锦楠 杜诺希 
202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项目“诗史互证解码阳明文化数字赋能激活文旅资源——基于王阳明全国行迹及文化遗址的考察与探索”(2023R465002);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诗史互证解码阳明文化——基于浙江省阳明行迹与文化遗址的考察与探索”(202310349045)
王阳明的仁爱观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的思想不仅贯穿其心学阐释,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他的仁学理论体系。被誉为现代中国“民族魂”的鲁迅则以刀笔剖析国民的劣根性,通过对“假仁假义”的批判,来彰显和倡导真正的“仁爱...
关键词:天地万物 万物一体 思想共鸣 王阳明 仁爱观 幼者本位 仁爱精神 民族魂 
诗圣杜甫的“仁”与“情”——兼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色及教学建议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6期13-15,共3页李慧 
杜甫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其强烈的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创作出大量充满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记录下唐朝中后期社会巨变下人们的流离失所和悲惨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传达出传统儒家的仁爱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被世人称为“...
关键词:诗圣杜甫 现实主义风格 民间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仁爱精神 悲惨生活 社会巨变 教学建议 
论《文城》中的儒家文化精神被引量:1
《文化产业》2022年第15期70-72,共3页李土丽 
2020年湛江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ZLGC202050);2021年湛江科技学院校级项目:“品牌提升计划”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PPJH202117YLKC)。
《文城》是余华于2021年推出的全新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北方青年林祥福为寻找生下女儿后突然离开的妻子小美,独自一人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寻找妻子,从而引出一段在动荡年代中,普通人在命运的浪涛里艰难选择和生存的故事。小说蕴...
关键词:儒家文化精神 仁爱精神 独自一人 奋斗精神 余华 伦理精神 文城 清末民初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9年第10期32-33,共2页李新 
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汪曾祺小说的仁爱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第6X期15-16,共2页郭连友 
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体现出了人情之美,展现了下层群众之间互相关怀、互相资助的同情之爱和仁爱之心,展现了作者的仁爱精神。尤其是在批判传统文化、人们思想不够开放的80年代,他写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追求,大力赞颂了美好的...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 仁爱 语文阅读 
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被引量:3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9-14,共6页周裕锴 
杜诗中的儒家情怀来自杜甫从小接受的传统儒家教育,尤其是孔、孟的"仁爱"学说。杜诗中的儒家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仕以为已任"的儒家担当意识;三是"仁者能恶人"的现实批判精神;四是"以民为本...
关键词:杜甫 儒家情怀 仁爱精神 思想渊源 
诗传仁者情——杜甫仁爱精神论略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5-29,共5页刘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CZW048);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唐人生命气质与诗歌关系研究"(编号:YJRC12008)
仁爱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道德品质,主张仁者爱人,人人爱人,世界就会充满爱,社会就会和谐。杜甫用他一生的行为实践来丰富并充实着儒家的道德内涵。杜甫诗歌创作始终践行仁爱精神,更重要的是,杜甫又能将自己的仁爱之情推己及人。他在诗歌...
关键词:杜甫 仁者品质 赤诚情怀 家国情怀 人文关怀 
河南当代文学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阐释被引量: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吕晓洁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WX00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1095;142400410532)
中原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河南文学与中原传统文化血肉相连。河南当代文学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位的现代性阐释,比如,通过对义文化的诠释,对坚韧、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对纯朴、仁爱精神的展现,对忧患意识的体现,河南当代文学在挖掘中...
关键词:河南当代文学 中原传统文化 义文化 仁爱精神 忧患意识 
论《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召唤与浪漫现实主义特色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10期67-69,共3页李晓梅 
摘要:《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通过各种人物的遭遇及人性剖析,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展示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复仇命运的疯狂性,提倡仁爱的人道主义来化解仇恨。小说以浪漫现实的风格探讨了革命与人性,优美的语...
关键词:复活 浪漫现实 人道主义 仁爱精神 象征主义 
高丽文人笔下的王维
《唐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347-360,共14页金世焕 
前言。在唐代诗人中,王摩诘是很特别的人。在才华方面,摩诘工诗善画又通晓音乐,天才李白都没有这个天分。在思想方面,摩诘从小受到儒家熏陶,平生实践“入孝出悌”的仁爱精神,而且想实现经世济国的儒家教训,走上仕途,表现了充实的现实意...
关键词:摩诘 仁爱精神 唐代诗人 李白 高丽文人 现实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