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内在

作品数:14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景林王正梁涛徐冰高立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州学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汉字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孟子“仁义”思想及其现代性意义研究
《哲学进展》2023年第7期1409-1415,共7页朱梦雅 
在儒家传统思想中,仁义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仁”与“义”两个概念相加而得到的,还包括人性论思想。孟子通过与告子的辩论,重新规定仁、义、礼、智的内涵,提出了“仁义内在”的理论,确立了“居仁由义,非行仁义也”的道德实践路径。并...
关键词:仁义内在 居仁由义 现代价值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根源
《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2期137-152,共16页李世高 
孟子的性善论是在继承了之前的人性论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尚书》肯定了人性来源于天道,天道福善祸淫,具有善的内涵。《尚书》中的舜是孟子塑造的性善的典型。《论语》中体现出的孔子的仁的内在性以及《孔子家语》中的性命关系是孟子性...
关键词:天道 人性 性善论 仁义内在 性命关系 
论《孟子》“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的辩证关系
《汉字文化》2021年第7期121-122,共2页严昭华 
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外的争议,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别。两人不仅在对义是内在还是外在持有不同意见,而且在"仁内"这一看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孟子和告子在社会伦理学方面却是一致的...
关键词:孟子 告子 仁内义外 仁义内在 道德内在 
论孟子的“性”“情”及“仁义”思想--基于“孟告之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张静璐 
文章通过解读“孟告之辩”文本内容,梳理了孟子、告子辩论的脉络及其逻辑的合理性。孟子的“性”指人在克服动物性的基础上自然向“善”的过程,即“人性”,孟子顺“性”而引出“心”,即“情”,由性及情的过程,是“四端之心”的显现,进...
关键词:孟子 孟告之辩 “性” “情” 四端之心 仁义内在 
王阳明议墨子的兼爱被引量:4
《中州学刊》2018年第6期91-94,共4页向世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儒家博爱论研究"(13AZX011)
王阳明宣扬"一体之仁"必然会涉及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墨子能否评价为仁就需要认真思考。"仁"从内心生起又是"渐"与"根"的组合,不同于墨子直接以博爱天下作为眼下当然的诉求。墨子"行仁而过"乃至摩顶放踵,功夫全在外,故不合于儒家仁学。...
关键词: 兼爱 仁义内在 
早期儒家“仁义内外”之争与孟子“仁义内在”说析论被引量:1
《思想与文化》2017年第2期410-423,共14页张鹏伟 穆宏浪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中德性主体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01175323)
在孔孟之间,儒家关于仁义内外关系的思考有多种观点,见于郭店简的《五行》、《六德》、《语丛一》、《尊德义》、《唐虞之道》以及《孟子·告子》等篇中。在郭店简中,关于仁义内外问题不仅有'仁内义外'说,也有'仁义内在'说,还有'仁义内...
关键词:儒家 仁内义外 仁义外在 仁义内在 
重思先秦儒家的仁义内外之辨被引量:7
《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王正 
仁义内外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一,区分了私德、公德。对此,先秦儒家普遍认同仁内义外。其二,分析了道德准则的根源。礼学派和告子认为仁内义外,孟子则认为仁义内在。其三,揭示了道德实践的...
关键词:儒家 仁内义外 仁义内在 
“生之谓性”与“仁义内在”的一致性被引量:5
《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1期12-17,11,共7页徐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先秦主流价值的奠基与变迁"(10JJD720004)阶段性成果
在孟子同告子关于"性"的辩论中,告子引"生之谓性"作为自己"食色性也"人性论的立论依据,反对孟子"仁义内在"的性善论。这就涉及到怎么理解"生之谓性"的问题。告子以白之于白物的思维方式理解"生之谓性"的含义,又抽象孤立地看待人的"食色"...
关键词:生之谓性 仁义内在 实存 性善论 
仁义内在与仁内义外——从德性实现的角度进行的诠释
《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7期31-33,共3页崔丽萍 
将告子提出的"仁内义外"解释为内外道德律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将《五行》的"德之行"与"行"的双重表达法解释为"仁内义外"表达法的特殊形式,因而断定子思坚持"仁内义外"说,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而如果我们从德性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理解子...
关键词:仁义内在 仁内义外 德性实现 
《孟子》良心诠解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何丽艳 
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良心"首现于《孟子》,其基本内容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仁义之心。文章力图以"虑"与"求"、"能"与"为"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良心"无选择性指向、不为目的所役、既有先天直观性又不失后天行动力量的特质,进而...
关键词:良心 仁义内在 良知 良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