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

作品数:3671被引量:341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车宏生马莉萍丁福虎毕路拯萧鸣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厦门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举制度对中外人文交流的现实意义及其发展思路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宋丽丽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2019CG063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YJC880103)。
科举制度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人才选拔的范围、程序与标准等方面,展现出了自身所具有的合理性,也对东亚地区、西方国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方现代公务员体制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代,科举制度已渐进式地形成为科举学,...
关键词:科举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 中外人文交流 文化软实力 跨学科共同体 
人才选拔的关键在于选拔理念与技术的统一——“强基计划”面临的技术困境及破解思路被引量:9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周序 杨琦蕙 王玉梅 
“强基计划”以高考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但非唯一标准,目的是在保障高考公平和选拔在基础学科上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之间取得相对平衡。但将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必然面临着来自应试技巧和解题套路的挑战,造成“高...
关键词:“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理念 人才选拔技术 高考 
“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笔谈被引量:1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7-133,共17页郑若玲 凌磊 吴根洲 李立峰 王伟宜 董照星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措施研究”(18JZD052);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高考改革与高考认识互动关系研究”(16YB032);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新高考制度下试点省市招生录取模式研究”(GJK2017018);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教育对社会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闽教科[2017] 52号)
2014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迄今,先后有三批试点省市参与其中。在过去的六年,试点省份已实施了三次统一高考,即将迎来第四次,可谓边试边改。改革涵盖了从考试、评价到招生录取各个方面。缘于高考综合改革中的"综合"二字,此次改革可谓统一...
关键词:高考制度 考试招生制度 现代高等教育 选拔功能 宏观视野 统一高考 招生录取 人才选拔 
高考是最符合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专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
《南风窗》2019年第14期97-99,共3页郑嘉璐 丁得(图) 刘海峰 
既然社会文化土壤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高考制度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动,只能加以调整。
关键词:高考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 考试研究 厦门大学 刘海峰 主任 专访 国情 
科举制度的重建对清王朝稳定的意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9-46,164,共8页王日根 章广 
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资助项目:13JJD880010
科举制度这个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自隋朝建立后,一直延续发展,并不因王朝的变更而中断,亦已被士民普遍认可与接受。清王朝政权的确立几乎与日益全面地推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满洲在入关之前即认知了科举,随后积极且越加快速地实施科...
关键词:科举制度 人才选拔 政权确立 
论古代人才选拔方式之嬗变——基于公平的思考被引量:1
《教育与考试》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陈斌 
数千年来,考试始终是人们获取社会资源、寻求升迁机会的重要途径。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意识到人才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尤其是对巩固统治具有巨大的治理效能。从先秦时期的选贤与能,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再到隋唐明清的科举制度,...
关键词:中国古代 人才选拔方式 嬗变 
大学自主招考与科目改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曾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80017)
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高考的重要补充,对国家人才选拔意义重大。目前大学自主招考面临着科目繁多、试题偏怪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们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考试规律、注重城乡差别、精简考试科目、提高出题质量,使...
关键词:自主招考 科目改革 人才选拔 
清代武科举废除的历史反思与借鉴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王晓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221037)
武科举作为科举考试中仅次于进士科的重要科目,自唐创立以来,延续一千二百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选拔出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武备人才。清代武科举集历代之大成,得人之广、影响之大均超过之前各个朝代。而进入近代以来...
关键词:清代 武科举 人才选拔 
先秦至隋武备人才选拔探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王晓勇 
我国自古就有武备人才选拔的传统,通过对各类武选史料的梳理,可以看出武科举制度创立前我国历代武备人才选拔的侧重点: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重视射御技能;春秋战国时期关注力量大小;两汉以后韬略和武艺并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古代武备...
关键词:古代 武备 人才选拔 
废科举的历史反思
《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21-125,共5页曾华 
废除科举是历史发展和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它促进了西方教育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传统学术的转型,使得新式知识分子得以形成。但也应看到,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打破权力垄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推...
关键词:科举制度 废除科举 考试制度 人才选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