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

作品数:23424被引量:31276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苗明三白明邓晓芒张法何清湖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四”时期推进文化自信重塑的理与路——以杜亚泉为例
《西部学刊》2025年第8期136-139,共4页王泽 
通过深入剖析“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杜亚泉的文化思想,重点探讨了其对中西文化异同优劣的见解、新旧文化调和的路径以及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价值。鉴于东西文化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杜亚泉主张东西文化调和互补,反对全盘西化或固守传统,提...
关键词:中西文化 杜亚泉 文化自信 
从世界历史目的看“价值语词”内涵的中西差异——以“自由”内涵的中西比较分析为例
《理论探讨》2025年第2期43-51,F0002,共10页吴宏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
关键词:世界历史 自由 价值语词 中西比较 
“红色间谍”中西功与中共反战宣传
《世纪风采》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杨田 
中西功,1910年出生于日本,1929年中学毕业后前往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留学。1930年在中共党员王学文的领导下,中西功开始参与中国革命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西功加入潘汉年情报系统,获取远东慕尼黑阴谋、日军南进等一系列重要情报,为...
关键词:反战宣传 中西功 东亚同文书院 中共党员 情报系统 抗日战争 远东慕尼黑阴谋 反法西斯战争 
中西“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再认识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02-108,共7页柳作林 罗萌 杨涛 
1938年宜昌大撤退和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人类史上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两次大规模撤退。这两次大撤退均为保存抗击法西斯有生力量而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尤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有着深远意义。当前,在“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
关键词:宜昌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 对比 再认识 
中西古代人性论四大差异及成因——兼论中华法系为何以人为中心
《南都学坛》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郝铁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3AZD090)。
法学是人学,法律是人法,研究中西法治理念的不同,离不开它对人性的判断。中国和西方(西欧)传统的人性论存在四大差异:善、恶的根源不同;善、恶可否转化不同;对谁负有“原罪”不同;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居地位不同。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人性论 四大差异 商品经济 法律思维 
徐旭生治学道路和学术研究的“致用”特征
《安徽史学》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刘江 
徐旭生早年受明末清初王船山等人学术思想的影响,目睹西方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以及西方学者在中国考察时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等现状,产生了强烈的学术研究要为民族和国家服务的“学术致用”理念。他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既学习和积累了考...
关键词:徐旭生 西北考察 古史研究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货币制度分流研究——基于政府铸币权的形成机制
《中国钱币》2025年第1期39-53,共15页兰日旭 卢泊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批准号:20&ZD064)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公元1023年,北宋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1024年官交子正式发行流通,人类政府纸币的实践就此开始。然而中国的政府纸币制度历经宋元明400余年的探索后倒退至称重银两为核心的金属货币时代,西方则在中世纪以称重金属为起点逐渐发展为...
关键词:金属货币 交子 货币制度 铸币权 国债 宋元明 长时段 分流 
从新发现史料看中西功被捕后的表现
《文史精华》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杨田 
中西功(1910-1973),曰本共产党中央委员、社会活动家。1931年在满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在“佐尔格小组”和潘汉年领导的情报系统中工作。由于从事反战等活动,其于1942年在上海被捕,后被引渡到东京警...
关键词:中西功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共产党史 满铁 判处死刑 情报系统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央委员 
前沿·热点·中西会通——2024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4期120-123,共4页许洪冲 张帅旗 
2024年11月23-24日,“2024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来自全国5...
关键词:史学理论 历史编纂学 史学史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西会通 科研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学术期刊 
许苏民的学思历程与学术贡献
《船山学刊》2024年第6期109-125,共17页朱光磊 
许苏民(1952—2024)是中国哲学家与中西思想史家。他的人生经历了如皋时期、湖北时期与南京时期,学术思想上受到萧萐父与王荫庭的影响,最终做出了“一论二史”的学术成绩。许苏民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精神现象学,梳理了中西文化比较...
关键词:许苏民 文化哲学 中西文化哲学比较 明清启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