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关系

作品数:1069被引量:187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培英石书臣项久雨何中华张再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被引量:13
《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106-112,共7页王玉樑 
关键词: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方法论 主客体关系 思维模式 争论 实体 系统 
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论卢卡奇劳动、实践概念的发展思路被引量:1
《哲学研究》1997年第2期58-65,共8页刘卓红 
关键词:卢卡奇 历史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哲学 实践概念 社会存在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资本主义 人与自然 主客体关系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被引量:18
《哲学研究》1996年第9期10-17,共8页何中华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何中华在“世纪换千”的历史转折关头,选择并建构一种怎样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决定整个人类在21世纪历史际遇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其...
关键词:可持续 主客体关系 传统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发展观 生命伦理学 人与自然关系 社会发展 自我中心化 人与人的关系 
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被引量:7
《哲学研究》1994年第1期29-34,共6页高立胜 毛世英 
关键词:换位思考 思维模式 参考系 主客体关系 客体对象 旁观者 相互关系 辩证思维方式 认识客体 历史时期 
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兼与任平同志商榷被引量:10
《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28-34,共7页王南湜 
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是马克思在对以往从绝对精神、类存在物出发的抽象的主客体理论的批判中,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而必然地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导致了对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全新审视,即以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为中介,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主体间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中介 关系问题 社会关系 私有制 主客体关系 异化 
马克思主客体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建构被引量:1
《哲学研究》1991年第7期26-33,共8页冯景源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体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上的自我深化。在这一深化过程中,涉及到如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即: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客体理论与科学的实践范畴的结...
关键词: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 客体理论 性意识 主客体关系 思维 唯物史观 费尔巴哈 手稿 黑格尔哲学 
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与朱德生同志商榷被引量:4
《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30-38,共9页郝贵生 
在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讨论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主体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关系。《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发表的朱德生同志《从主体性说起》(以下简称朱文)一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后颇受启...
关键词:外部世界 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 思维方式 主客体关系 主体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客观事物 康德 关系问题 
关于马克思的“现实主体”范畴
《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24-31,共8页许景行 
马克思的主体理论有两个维,其一由主客体关系而成,其二由主谓词关系而成。与此相应,主体(Subjekt)一词也有两种基本含义,即相对于客体(Objekt)的主体和相对于谓词(Pr(?)dikat)的主体(主词)。前者指人,后者通称“现实主体”。然而,这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 现实主体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 主体理论 主客体关系 重要地位 谓词 基本含义 
从哲学的多元功能看哲学的本性被引量:1
《哲学研究》1988年第4期12-18,41,共8页何中华 
在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哲学现代化使命已被提上日程。人们对哲学本性和功能的反思,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目前我国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和有关哲学论著,大都着重从认知方面去看哲学功能,往往忽视价值的和审美的层面...
关键词:哲学认知 主客体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客体价值 哲学功能 非理性 哲学现代化 主体 价值关系 新技术革命 
认识是反映和建构的统一被引量:6
《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47-51,共5页陈新权 
进入8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认识论研究中逐步发展起来一种主体性的倾向。主体性倾向,就是着重从主体方面来考察认识论,认为主体在认识中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真正的主动者,认识是主体积极进行创造的过程。主体性倾向几乎影响了人们关...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建构 主客体关系 认识过程 认识结果 认识论 客观性 和检验 认识结构 能动反映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