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献疑

作品数:6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沈澍农陈若愚岳海燕姜楠赵乖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注释献疑——兼谈文言文注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语文》2025年第1期72-74,54,共4页王素明 
2022年黄山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暨陶研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JYKT20227039)。
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收入了《孔雀东南飞(并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对于这篇名作的教学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其中仍有注释不当和当释而未释等情况。论...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孔雀东南飞(并序)》 注释 基本原则 
《北冥有鱼》注释献疑六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6期42-44,共3页童程 杨旭双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选编了《庄子·道遥游》中的部分内容,其课下注释历来为注家所关注。随着学术研究的精深,以往对一些字词含义的主流意见正面临新的诠释,挑选其中六处注文,并结合各类材料与前人研究成果展开讨论。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注释 
统编高中语文《短歌行》注释献疑——兼论古诗文注释的维度
《学语文》2024年第4期90-93,共4页葛志伟 陈媛媛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句的注释似有两处不妥。一是在建安时代,《子衿》并未被视为情歌,故教材注释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说法不能成立;二是“青青子衿”属引用修辞,不是写实,故...
关键词:统编版 高中语文教材 古诗文 《短歌行》 注释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注释献疑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7-79,共3页柴红新 
司马迁在写给任安的书信中,借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自陈己志。其中,“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之“盖”是基于“发奋为作”的情感而信手列举之意;“拘”之因在于文王积善累德,因德善被囚;“演《周易》”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为“益卦”...
关键词: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辨析 新释 
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献疑——以《诗经·卫风·氓》为例
《语文教学之友》2022年第12期46-48,共3页李园园 
《氓》是《诗经》中《卫风》的一篇,全文不足三百字,却清晰地叙述了女子与男子相识、相恋,最后被男子抛弃的全过程。作诗者欲告诫女子要及早了解男子的人品,不要轻易沉溺于爱情。《氓》是一篇经典文本,几乎每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选...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教材 《氓》 注释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注释献疑
《汉字文化》2022年第17期112-115,共4页魏蓝婷 
《阮籍集校注》是陈伯君先生的遗著,由中华书局出版。是较早的对阮籍的诗和文进行整理的著作之一,也是现在研究阮籍作品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其中有些注释条目仍存在值得商榷的问题,韩格平的《〈阮籍集校注〉补正》和李景华的《〈阮籍...
关键词:《阮籍集校注》 注释 献疑 
“斗伯比之直下,得姓于楚” 中国猫的社会地位及家乘廉《东阳夜怪录》注释献疑
《紫禁城》2022年第5期48-63,共16页酥迷醴 
《礼记》赋予猫经学上的地位——如同天子门客,与充作祭品的三牢六畜相比,地位超迈不言而喻。降及唐、宋,蜡祭迎猫之礼不废,而因蜡祭之风教,民间又有聘猫习俗。猫在中国,由天子席散入坊间,频繁出没于诗词歌赋、小说俗谚之中。
关键词:诗词歌赋 蜡祭 《礼记》 东阳夜怪录  
秦简注释献疑(六则)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期287-291,共5页温俊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项目资助(资助编号:2020M672465)的阶段性成果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简145“任者”应是指保举人,而不是被保举人。《岳麓书院藏秦简(肆)》简2087“已狱”之“狱”应为动词,与《法律答问》简107“未狱”之“狱”意思相同,是为审理。《岳麓书院藏秦简(肆)》简0531“出之”或...
关键词:任者 已狱 出之 送书 遣言 出者 
部编版教材《愚公移山》注释献疑
《语文教学之友》2021年第3期46-47,共2页代天才 
部编版语文教材选入《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文中注释部分,如"吾与汝毕力平险""隐土之北""跳往助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无拢断焉"等仍需完善,特提出几条建议供学界参考。
关键词: 隐土  一毛 拢断 
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献疑——以苏轼《赤壁赋》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159-160,共2页谷玲玲 
高中语文教材古文部分编写得相当成功,然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其中的若干注释仍有可商榷之处。今就《赤壁赋》一文,以人教版、苏教版和语文版教材为例,略为考辨,凡三则。一、愀然人教版"容色改变的样子";苏教版"忧愁凄怆的样子";语文版...
关键词:《赤壁赋》 中学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版 教学研究 容色 苏教版 人教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