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

作品数:4385被引量:259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友峰薛富兴陈望衡杜学敏王中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教育有大美
《文学教育》2019年第12期46-47,共2页陈祥锋 
语文教学具有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美好灵魂,形成健全的人格,铸造高尚的精神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自然美 生活美 艺术美 
论衡山之美
《文学教育》2018年第23期110-111,共2页杨赛良 
作为五岳之一的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衡山自然美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也各异,以奇、秀、险、幽最具代表性。衡山的自然美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同时正确认识自然美与生态美、环境美的联系,把人与自然联...
关键词:衡山 自然美 审美特征 
《柳林风声》的美学分析
《文学教育》2017年第12期162-163,共2页张宇奇 
《柳林风声》中故事曲折婉转、文笔细腻典雅,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感人至深的伙伴情,让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故事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温暖小世界,讲述了以蟾蜍为中心的四只动物在柳林与河岸之间跌宕起伏的生活。作品中所体现...
关键词:《柳林风声》 自然美 冒险美 人性美 
探寻《社戏》中的美
《文学教育》2013年第17期99-99,共1页李世清 
《社戏》是作者在当时社会中,按照自己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创作的作品,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我们读它时,要能积极地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体会作者传递的审美体验,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而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
关键词: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文学教育》2013年第14期126-126,共1页杨光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要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前提,掌握了观察的本领,学生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自然美 社会美 形式美 
自然美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文学教育》2012年第22期69-69,共1页陈冰冰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自然美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古今中外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家都热爱大自然,并从中吸取灵感,以丰富自己的创作。人们观赏自然美景所产生的愉悦之情,往往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活力。观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帮助人们领略...
关键词:自然美 艺术创造 源泉 
解读自然美的两重性
《文学教育》2012年第22期28-29,共2页秦长栓 
同一事物有时被认为是美的,有时被认为是丑的;有人认为它美,有人认为它丑,这便是自然美的两重性。分析自然美的两重性,有助于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正确地判断事物的美与丑。
关键词:自然美 两重性 主观意识 
语文教学应充满美感
《文学教育》2012年第16期76-76,共1页杨东 
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翻开语文课本,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催人奋发的社会美,和谐统一的艺术美,匠心独运的语言美,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语言美。
关键词:感受自然美 感受社会美 感受艺术美 感受语言美 
试析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文学教育》2011年第6期62-63,共2页朱小红 
语文教学与美学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把文本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收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解读人的自然形体美
《文学教育》2011年第2期144-144,共1页姚宏春 
人的自然形体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容貌的美,是人的牛理形念呈现的美,属于自然美、形式美的范畴。早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人的形体审美意识已经十分强烈和自觉,“在他们眼中,理想人物不是善于思考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
关键词:形体美 自然美 读人 古希腊时期 审美意识 古希腊人 理想人物 形式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