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寻

作品数:80被引量:1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梦琦曹颖哲王会康英华谢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命体验·成就动机·角色意识——论刘勰两个梦的人格心理学内涵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杨来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17ZDA253)阶段性成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特意记录下了他的两个梦,隐晦地表达了其论文前的心理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及功能。既有研究主要是从文化、文学和审美等角度进行的,而鲜有从人格心理学视角展开的,尤其是对二梦之间的重大转变缺少必要的讨...
关键词:梦的文本 刘勰 人格心理学 符号叙述学 自我探寻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民族共同体理念视觉化与青年的自我探寻之旅
《电影评介》2024年第24期108-112,共5页罗笑玉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
关键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民族共同体 文学影视改编 人物群像 
珀耳塞福涅的自我探寻之路——露易丝·格丽克《阿弗尔诺》中的珀耳塞福涅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28-34,共7页周文妍 
通过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丽克的诗集《阿弗尔诺》的分析,探讨露易丝·格丽克对古希腊珀耳塞福涅神话的创造性改写,有助于透过对这一女神的重新塑造来反思当代人的存在处境。漂泊者珀耳塞福涅的“漂泊”不仅仅是身份的漂泊,...
关键词:珀耳塞福涅 露易丝·格丽克 《阿弗尔诺》 
不仅是首饰,更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
《新潮(芭珠甄选)》2024年第4期158-159,共2页施琪 
创作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表达自我的方式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习,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不断进行自我探寻并重塑的能力。学校会引导你成为更好的你,而不是培养一个“公式化”的艺术家。但是在...
关键词:创作作品 自我反思 公式化 艺术作品 皇家艺术学院 自我探寻 调研对象 情感表达 
《斯通纳》中的痛感与自我探寻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28-135,共8页黎书绮 薛玉凤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以时间顺序叙述和展现了主人公斯通纳探寻自身身份、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其中充斥着大量感官描写。从作者反复提及的“刺痛感”出发,探究斯通纳渴求痛苦的原因,并阐释小说中疼痛的隐喻意义:疼痛并...
关键词:约翰·威廉斯 《斯通纳》 痛感 自我探寻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主体自我探寻——以电影 《芭比》 为例
《电影研究》2024年第1期0064-0066,共3页卓启凡 刘育涛 
空间的转向不仅为理论家认识社会提供了路径,还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方案。本文从空间出发,探寻了角色在当下社会中对自我的认同,解读了格蕾塔·葛韦格如何以空间展开的形式为电影发展提供推动力,如何在不同空间的追寻中实现自我主体身份的...
关键词:空间 自我认同 主体身份 
本期阅读明星 曹诗竹
《新读写》2023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王静宇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分校的曹诗竹同学将自己的阅读经历总结为故事收集阶段、自我探寻与向外探索阶段、人生意义的确立阶段。小时候,她常常泡在图书馆里,童话故事为她带来了一段惬意的时光,但很快小诗竹不再满足于少儿区的那...
关键词:图画故事书 文学名著 《傲慢与偏见》 《茶花女》 童话故事 悬疑小说 人生意义 自我探寻 
基于田野八式的人生救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家的自我探寻之路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27-136,共10页赵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地区的红色记忆留存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实地调查研究”(21STA045)。
在对田野八式的要义做了一种新的回顾之后,我们需要将人类学的田野研究跟人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田野工作就成为人的成长的一种途径,因此,也就同样存在着一种作为人生历程的“田野八式”。这其中隐含着一个人自身的问题在...
关键词:田野八式 人生救赎 田野人格 民族志 价值观 
原来,家居生活也可以“日更”!
《妇女之友》2023年第11期28-29,共2页
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每日更新自己的家,不是一种负担,反倒是一种乐趣,是一种认真体验生活的态度。“日更”即随时改变家的面貌,比起一成不变的家居风格,更加灵活、百变、自由,会给我们的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每一天带来新的惊喜。...
关键词:体验生活 家居风格 家居生活 热爱生活 自我探寻 生机和活力 惊喜 
从成长小说视角分析《孩子的愤怒》中布莱德的自我探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27期48-51,共4页于慧明 
《孩子的愤怒》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是20世纪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扛鼎之作。本文以成长小说理论为指导,从布莱德经历的困惑与冲突、反思与追求、成熟与超越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德成长和思想变化,解读布莱德通...
关键词:《孩子的愤怒》 布莱德 非裔女性 成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