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迥

作品数:22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朝军刘京臣王胜明张爱君潘守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涪陵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宿州学院学报》《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晁迥交友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汪国林 
皖西学院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北宋党争与安徽淮河流域文学研究”(WXRC2023A06);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国古代文学”(SK2022A0670)。
晁迥是北宋政坛、文苑、儒林都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诗歌创作与其人生经历相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这又与他在不同阶段的交友有密切的联系。太宗朝,亲近王禹偁、张咏等人,使其诗歌成为宋初白体的代表;真宗朝,随着王禹偁英年早逝与自己...
关键词:晁迥 交友 阶段性 影响 
宋初儒学“心性论”转向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智圆、晁迥《中庸》新释的意义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刘长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
宋学作为儒学融合佛教实现再生性创新的产物,是当前中国民族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蓝本。通过对宋学起源的考察,不仅能深化对宋学内涵与发展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更能够为当前中华文化汲取输入外来文化提供经验参考。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宋学起...
关键词:《中庸》 中国传统哲学 宋学 “工夫” “心性论” 
静下来,享受成长的喜悦被引量:1
《教育艺术》2016年第11期42-42,共1页夏艳 
喜欢早晨,缘因早晨的"静":天空清澈明朗,像静静的湖面;云朵轻盈飘逸,似洁白的帆。黑夜多么了不起,用它的"静",沉淀了白天的浮躁与喧闹,还世界宁静与美好。静,是指个人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本色、秉持初心。北宋文学家晁迥说:"水静...
关键词:北宋文学 极则 晁迥 语言文字 花园里 向上爬 个性化行为 阅读实践 普里什文 课程标准 
南华亦是藏中金——《法藏碎金录》的庄子观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6-9,共4页韩焕忠 
晁迥将许多庄子之义都当作"碎金"纳入佛教的"法藏"之中。晁迥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为依据,指出《庄子》自有其高明之处,对《庄子》中的许多主张都非常推崇。晁迥习惯于在儒道佛三教融会与比较的语境之中体会《庄子》思...
关键词:晁迥 《庄子》 《法藏碎金录》 
晁迥事迹补辨
《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33-36,共4页汪国林 
安徽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宋初白居易诗接受研究"(SRC2012010)
晁迥是宋代兴盛数百年的晁氏家族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平事迹《宋史·晁迥传》有记载,学界已有不少令人尊重的研究成果,但尚有一些事迹需要补充与纠正。一则晁迥籍贯彭门与彭城、徐州实为一地,即今江苏徐州而非四川彭州境内;二则晁迥前期...
关键词:晁迥 事迹 补辩 
晁迥诗歌探微
《开封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4-6,31,共4页刘京臣 
作为宋初诗坛上一位由白体而昆体的人物,晁迥可以说具有坐标的性质。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见证了白体、昆体的转变过程。其"抗心希古",多作"道情诗",实开"理学体"门户。
关键词:晁迥 宋诗 西昆体 理学体 
晁迥拟“白体”诗歌简论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40-42,65,共4页刘京臣 
在宋初诗坛上,晁迥可谓"一身兼三派":诗拟"白体",名列"西昆",而实开"理学体"门户。其"拟白"诗主要表现为形式上对白体的模拟,这种模拟甚至到了句句求似的地步。56诗中拟乐天诗11首,拟乐天诗句8句。
关键词:晁迥 白居易 宋诗 白体 
论晁迥的庄学思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肖海燕 
在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成为宋代庄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晁迥不仅积极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庄子与佛学的关系,他还吸收佛学和老庄思想中的修道理论重新组合成"虚空为体,心息为用"的修身心法,体现...
关键词:晁迥 宋代庄学 三教合一 心性论 
晁迥研究
《宋代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280-308,共29页池澤滋子 
前言晁迥(951—1034)字明远,先世为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后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景祐元年卒,年八十四,赠太子太保,谥文元。晁迥著述甚富,《宋史》卷三○五本传载,有《翰林集》三十卷...
关键词:兴国 新编 五本 太子 进士 法藏 徐州 太平 文元 
晁迥慎刑思想探析
《法律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430-437,共8页宋国华 
晁迥的慎刑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劝慎刑文》(并序)和《慎刑箴》中。人生命之可贵,设刑的原因、目的,刑之不可更改,这些都决定了司法官员要做到慎刑。要做到慎刑,司法官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向贤人学习,重视国家的恤刑之诏。
关键词:晁迥 慎刑 原因 要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