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论

作品数:53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相关作者:田平米建国薛飘刘明海王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经济》《科教导刊(电子版)》《中国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奠基与心理因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梅剑华 
心理因果是心灵哲学的老问题,奠基是当代形而上学中的新概念,运用奠基概念处理心理因果是探索性工作。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认为心理属性不同于物理属性,但是心理属性依赖于物理属性。金在权的排斥论证对这一主流立场提出了挑战:如果心理属...
关键词:奠基 心理因果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外在论 
论李约瑟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及哲学的“李约瑟之问”被引量:1
《世界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20-136,243,共18页王锟 
关于科学的“李约瑟之问”被人熟知,但关于哲学的“李约瑟之问”却鲜为人知。由于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厚渊源,李约瑟提出了哲学的“李约瑟之问”,即为什么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的“李约瑟之问”,他坚持马克...
关键词:李约瑟 哲学的“李约瑟之问” 有机唯物主义 内在论 外在论 
笛卡尔观念论的内在论色彩
《理论界》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姚小琴 
在传统意义上,许多哲学家把笛卡尔的观念论看作一种内在论学说。近二十年来,出现了关于观念论是内在论还是外在论的争论,而焦点在于笛卡尔学说之间的融贯性,以及外在论和特权进入原则的兼容性问题。但是,仅仅从兼容性角度看待观念论的...
关键词:笛卡尔 观念论 特权进入原则 内在论 外在论 
倾向的外在论辩护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2期3-9,共7页张孟雯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基于科学实践的倾向本体论研究”(2019EZX005);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项目“社会科学定律的倾向主义进路研究”(2019110133)。
倾向是事物的内在性质,这是讨论倾向问题的哲学家们通常的理论假定。自从麦基特里克对内在倾向论题提出挑战以来,倾向主义者不断为内在倾向论题进行辩护,他们论证外在倾向可以还原为或奠基于内在倾向。但是,这些辩护都不成功。事实上,...
关键词:性质 定律 模态 反事实条件句 因果性 
知态证成:可靠主义和证据主义之争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9期9-15,共7页袁菜琼 米建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延展心灵自然化的认知标志问题研究”(16BZX023);2019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维特根斯坦记忆理论研究”(2019YJSB025)
当代后盖梯尔的知识论发展,主要是内在论与外在论之间的争议与论辩。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知识理论的对抗,还需要明辨两个不同的议题与焦点:第一个焦点议题是针对知识的本质与定义,另一个焦点议题则是注重知态证成的本质与定义。针对第...
关键词:知态证成 可靠主义 证据主义 内在论 外在论 
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以证据主义与可靠主义为进路被引量:1
《新经济》2021年第2期18-22,共5页陈曦 
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1906200112);2019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9YJSB022).
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无疑是当代知识论领域中的焦点问题。根据双方理论的不同特性,学界就其划分问题建构出了不同的进路。然而,这些进路在面对心灵证据主义与过程可靠主义时,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界定作用。据此,通过梳理内在主义与外...
关键词:证成 内在主义 外在主义 可靠主义 证据主义 
记忆与忘记:一个如识论的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15-16,共2页米建国 
为了解决这个由“忘记难题”为(记忆)知识论所带来的困难,而且是全面地为内在论、外在论,甚至德性知识论所带来的挑战,我们首先必须对“记忆”这个原本所谓的智德、可靠的认知机制与能力或对为我们提供追求知识过程中的证成条件(或形成...
关键词:大脑神经 外在论 认知科学 心理学 内在论 德性知识论 认知机制 记忆 
如何做一个彻底的知识外在论者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9期33-39,共7页任会明 
通过讨论为什么诺奇克的"追踪-真"外在论知识理论仍旧没有能摆脱盖梯尔问题的困扰,我表明现有的外在论知识理论中残留着一个内在论的关键主张,即感觉经验是提供辩护的最终来源。随后,我简略的刻画了一个抛开这个残留后的外在论知识理论...
关键词:盖梯尔问题 外在论知识理论 感觉经验 辩护 
感受质是宽的物理关系吗?——基于庞兹的论证和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7,21,共8页符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20007)。
关于感受质意向论的讨论一直贯穿着内在论和外在论的争论。庞兹提出了一个基于内在论的论证,解释相同的外部输入,可能因内部感觉系统的差异,而导致不同的知觉经验。庞兹的论证过于依赖经验事实而受到泰的反驳。而泰的反驳并不是积极的反...
关键词:意向论 感受质 内在论 外在论 
评蔑称语的组合外在论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8年第11期97-103,共7页张瑛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未述成分的语义学分析"(编号2017WKYXQY002)的阶段性成果
蔑称语是近些年来语言哲学领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蔑称语具有不可移置性和可借用性等特征。根据组合外在论,蔑称内容源于字面意义,并由外在来源语义地加以确定。本文旨在描述蔑称语的基本特征,并以组合外在论为切入点详述蔑称语研究中...
关键词:蔑称语 意义 蔑称内容 组合外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