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条件句

作品数:83被引量:2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麒麟胡怀亮王芳袁毓林曾庆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科技视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使真者语义下的反事实条件句——基于对前提语义学的辩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4-62,164,165,共11页杜国平 涂美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人工智能的逻辑与哲学研究”(2023ZXSCXB03)。
反事实条件句在语义刻画中并不能用解释经典逻辑中的真值函项联结词的方式来解释,其语义解释依赖于语境,并在推理中具有非单调性的特征,同时还要规避“古德曼难题”。这要求语义模型对反事实条件句的刻画要更加细粒化。使真者理论将一...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 使真者语义学 前提语义学 
基于英汉反事实条件句认知本质的语言迁移研究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张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英反事实条件句演化的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3YJA740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反事实条件句是反事实思维的语言表征。本研究提出反事实条件句的基线/阐释认知操作本质,通过对阐释方式的细化,分析形成英汉差异的认知基础,据此提出反事实句习得的语言层迁移和概念化迁移假设。为论证此假设,本研究借助HSK和BCC语料库...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 认知 语言迁移 概念化迁移 汉语学习者 
模态认识论与反事实条件句逻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8-38,177,共12页 李懿迪(翻译) 
在德雷茨克和诺齐克传统中,模态认识论关注由反事实条件句表达的模态联系,如敏感性和反事实安全性。认知封闭失效是作为知识必要条件的反事实条件句封闭失效的结果,该结果依赖斯塔尔内克-刘易斯语义学。这种语义学因忽略模态算子“woul...
关键词:模态认识论 认知封闭 敏感性条件 反事实安全性条件 反事实条件句逻辑 
Sobel序列和逆Sobel序列——如何应对它们给反事实条件句理论带来的困境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陈千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反事实条件句前沿问题研究”(G2022KY05102)
反事实条件句的常严格蕴含分析和变严格蕴含分析遇到了Sobel序列和逆Sobel序列带来的理论困境:常严格蕴含分析不能解释Sobel序列的合理性,而变严格蕴含分析不能解释逆Sobel序列的不合理性。为应对该理论困境,常严格蕴含分析的拥护者采...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 常严格蕴含分析 变严格蕴含分析 Sobel序列 逆Sobel序列 
什么是倾向?——批判实在论改进反事实条件分析的“封闭-制备”方案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谭力扬 
在传统上,对“倾向”概念的阐释依赖于对其进行反事实条件分析。然而人们容易将这种分析框架曲解为对“倾向”内蕴的必然性进行普遍概括,因此使该框架容易受到各种反例的攻击。对此,罗伊·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事实上对它提出了一种“封闭...
关键词:倾向 反事实条件句 批判实在论 封闭系统 组合 
反事实的贫乏性与结构因果模型
《逻辑学研究》2022年第6期28-48,共21页吴小安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Subsequent Funding Project of China (21FZXB040);the General Project of MO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undation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1ХJC720002);Key (Key grant)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17ZDA024)。
威廉姆斯提出了反事实贫乏性问题。在本文中,我仔细考察了威廉姆斯的贫乏性结果所依赖的四个前提,并在结构因果模型的框架内,证明了这四个前提中的两个前提(CRT和CVPP)分别应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事实条件句,所以在两个前提中所使用的P~...
关键词:威廉姆斯 因果模型 反事实条件句 不等价 贫乏 前提 
威廉姆森的模态认识论:一种温和的模态怀疑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25-31,共7页段玲玲 翟玉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36)。
模态认识论是当今分析哲学的前沿且热点话题之一,主要探讨“我们能不能获得那些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知识”这个问题。哲学的论证中充斥着大量的模态前提,而证成这些前提则是我们评估论证好坏的重要一环。威廉姆森借助于NEC和POS这两类逻辑...
关键词:威廉姆森 模态认识论 反事实条件句 形而上学模态知识 模态怀疑论 
英汉反事实条件句对比研究综述
《海外英语》2022年第13期69-70,73,共3页黄玫 
通过综述已有的英汉反事实条件句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有明显的反事实标记,而汉语由于语法缺乏形态变化,需要依靠语境来加工反事实含义。两者都通过情态词来表现反事实条件句的主观性,都具有情绪表达和推理的功能,但汉语偏向前者,英语偏...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 反事实思维 英汉对比 多维度研究 
倾向的形而上学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年第7期1-8,共8页张孟雯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基于科学实践的倾向本体论研究”(项目编号:2019EZX005)。
“倾向”在当代哲学讨论中,特别是形而上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倾向的形而上学有必要得到严肃对待。不过,倾向的形而上学问题一直富于争议,本文尝试用关于倾向、性质以及倾向性质的三个问题,展示倾向的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图景:...
关键词:休谟主义 自然律 反事实条件句 因果性 
模态化的知识论、认知安全性与思想实验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48-49,共2页李麒麟 
模态化的知识论在当代知识论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模态化的知识论普遍主张,对于知识状态的考察,不仅需要考察现实世界当中的相关认知情形,还需要考察与现实世界较为相似的其他一些可能的认知情形中相关认知主体的状态。换言之,...
关键词:知识状态 反事实条件句 知识论 认知主体 模态化 安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