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

作品数:323被引量:2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单殿元赵宣彭慧汪维辉钱宗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汉语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曾参之“参”当读cān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50-50,共1页吕友仁 
曾参之“参”当读cān吕友仁孔子弟子“曾参”,今人皆读作shen,古人对“参”字注音有两种不同的读法:一派读所金反或所林反,即读shen;一派读七南反,即读can。明代开始,学者对所金反的读者提出批评。方以智在《通雅...
关键词:曾参 吕友仁 《说文释例》 说文通训定声 经典释文 孔子弟子 乾嘉学者 方以智 《说文》 王引之 
“浮浮”与“滔滔”献疑
《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87-87,共1页刘精盛 
“浮浮”与“滔滔”献疑刘精盛《大雅·江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王引之《经义述闻》:“谨案经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传当作滔滔,广大貌。浮浮,众强貌……而写经者滔滔浮浮四字上下互讹……《风俗通义·山泽篇》引此...
关键词:《说文》 《诗经今注》 《毛诗》 江汉 《说文解字注》 基本义 《风俗通义》 王引之 《经义述闻》 师范大学 
高邮王氏父子《说文》研究绪论
《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4期65-70,共6页舒怀 
高邮王氏父子《说文》研究绪论舒怀章实斋《答沈枫墀论学书》说:“王君怀祖国以六书之学专门名家者也。”这确是知人之论,但后世学者对王氏(包括王引之)在许学方面的研究末多加注意。笔者兹就所见,倡言绪论,敬希方家指正。(一)...
关键词:《说文》 王氏父子 《经义述闻》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诗》 《毛传》 古音 王引之 
训诂学与语法学被引量:13
《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20-24,共5页蒋绍愚 
训诂学与语法学蒋绍愚训佑学是中国语言学各部门中发展得最早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训诂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段王为代表的清代训诂学家不但对汉语中一大批词语作了精辟的解释,而且提出了不少有关词汇的正确理论观点。认真总结...
关键词:训诂学家 传统训诂学 “之” 同义词 王引之 《经传释词》 《马氏文通》 “也” “其” 语义指向 
清人关于语义选择规则的分析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1期75-80,共6页孙良明 
清人关于语义选择规则的分析孙良明前言现代语法学研究,语词组合成句,依据句法结构规则之外,还必须依据语义选择规则,即语词之间的搭配要符合语义上的选择。如名词——动词可组成主谓结构,动词——名词可组成述宾结构;但并不是任...
关键词:语义选择 《说文》 王引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述宾结构 主谓结构 王氏父子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上古汉语的“所”字新探被引量:7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2期36-40,共5页郝维平 
上古汉语的“所”字新探郝维平语言界对“所”和“所”字结构的讨论,主要分歧点是:一、“所”的词类归属和造句功能问题;二、“所”字结构的形成过程问题。愚以为,上古汉语,除了“所”字外,还有两个字“攸”和“”,它们与”所”...
关键词:“所”字结构 上古汉语 语法意义 《经传释词》 《汉书·五行志》 《助字辨略》 王引之 《史记》 介词结构 吕氏春秋 
也说“麀鹿攸伏”之“攸”──与汪贞干同志商榷
《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76-76,共1页汪维辉 
也说“麀鹿攸伏”之“攸”──与汪贞干同志商榷汪维辉汪贞干同志《〈盂子译注〉商兑三则》一文(载《古汉语研究》94年第2期)对《孟子·梁惠王上》“鹿攸伏”句杨伯峻先生的注和译提出了批评,认为“攸”应解作“安然得其所”,译...
关键词:得其所 《诗经》 《尚书》 《古汉语研究》 《经传释词》 词汇意义 《词诠》 形容词 无可否认 王引之 
《尚书》虚词通假兼论通假成因
《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S1期4-5,共2页钱宗武 
《尚书》虚词通假兼论通假成因钱宗武文言实词同音通假已为常识,文言虚词用通假的方式鸠占鹊巢亦为定论,然而文言虚词有没有通假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古汉语教材几乎皆未涉及。研究今文《尚书》的语言材料,虚词之间多见通假现象。高...
关键词:《尚书》 通假现象 《经传释词》 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语气助词 发语词 王引之 通假字 语言材料 
略论训诂和语法和关系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1-5,45,共6页向熹 
一、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源远流长。它的主要内容是解释词义,大致相当于现代语义学的范围。古代汉语语法是古代汉民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训诂学和语法学之间关系如何,学者观点不完全相同。在这篇文章里,我...
关键词:训诂学 《马氏文通》 《文通》 动字 王引之 代字 句法 《经传释词》 《助字辨略》 小雅 
王引之、俞樾《诗》诂异同平议
《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3期11-15,共5页何毓玲 
在清代朴学大师中,王引之堪称乾嘉精英,俞樾可谓道咸之冠。他们在训诂上各有高下得失,在本文中,笔者仅就他们两人共同涉及的一些《诗经》条目试作分析,略谈已见。 (一)维鸠方之 《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
关键词:王氏 俞樾 王引之 《诗》 武王 异同 义训 《经义述闻》 毛传 训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