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

作品数:128被引量:45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明吴华王小杨张天培李洪心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昌大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五位一体”系统应对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年第3期049-052,共4页罗荃 
湖南工程学院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五位一体”系统应对研究》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社会媒介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的网络群体极化,这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课题从思想安全视角出发,探索“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网络极化应对对策,以期建立一套能切实缓解其消极作用的综合性对策。本文从教...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 网络群体极化 “五位一体”系统 
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其纠治策略
《中国新通信》2024年第23期112-118,共7页林佳文 唐才茗 
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时代人的现代化的精神维度研究”(项目编号:YCBZ2023079)。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容易受到网络群体极化下盲从心理、文化认同、排外倾向、极端情绪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道德水平滑坡、网络行为失范和意识...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大学生思想行为 生成机制 负面影响 纠治策略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新丝路》2024年第35期0223-0225,共3页文珊 赵东 
2023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省(陕西)级精品思政课程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助学习模式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SJ202319);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项目编号:XAGDYJ230515)。
网络群体极化是网络环境中群体行为的心理特征、沉默螺旋现象,以及信息过滤与茧房效应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在信息选择与接收方面更...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群体极化视域下的涉警舆情:机理、困境及治理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朱莹莹 张学永 
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基础理论体系项目(2022JKF02061);2023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23jxyj27)。
在智能算法推荐和多元社交媒体的环境中,技术和话语赋能的网络群体极化强化了群体成员对涉警类敏感事件的极端倾向,进一步放大网络涉警舆情的社会危害性。针对涉警事件群体极化现象中出现的认知窄化、理性缺失等表征,可从危机预警常态...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涉警舆情 执法规范化 执法公信力 
网络群体极化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女性结婚意愿影响研究
《东南传播》2024年第11期121-123,共3页李哲宁 
本文从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出发,通过访谈法探究互联网的使用对青年女性结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成为青年女性结婚意愿形成的助推器,群体认同不会明显影响青年女性的结婚意愿,而选择性接触则会对青年女性的结婚意愿产生一定影响。网...
关键词:社交网络 群体极化 结婚意愿 
网络群体极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时代人物》2024年第30期0123-0126,共4页赵楠 
“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辅导员)专项——网络群体极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4ZSZX233)
网络群体极化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正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活动空 间,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精神健康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由于价值观不成熟、追求自由的个性 等特点,非常容易出现网...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高职学生 影响 应对研究 
国内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脉络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55-164,共10页梅洁 何植惠 
通过对CNKI收录的网络群体极化主题文献数据展开可视化研究,精准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动态特征和发展脉络。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时空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前沿时序等绘制知识图谱并揭示研究概况与学术前沿。研究发现...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网络舆情 舆论引导 作用机制 CITESPACE 
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长沙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章勤 刘宁晖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及应对研究”(23JDSZ318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网络话语对青年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23AH051345)。
探究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可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群体认同、群际情绪、选择性接触、社会比较倾向五个方面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应对路径。结果显示: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选择性接触、社会比较倾向...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效应 大学生 就业焦虑 应对路径 
网络群体极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现实表征、机制逻辑与引导策略研究
《知识窗(教师版)》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赵梦歌 董焕先 
202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差序格局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情绪演变机制与正向引导策略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YB-2302。
目前,网络成为舆论发酵的主渠道,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易受到影响,造成群体盲思、交流隔阂,产生认同壁垒,危及意识形态安全。文章深入剖析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现实表征、机制逻辑,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圈层激活学生文化认同,运用校...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高职院校 现实表征 机制逻辑 引导策略 
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秦智》2024年第8期0072-0074,共3页董衍坤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着“伴网而生”的“00 后”大学生身心成长,但部分大学生盲目从众,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价值观异化,脱离现实进行“道德审判”;“集体无意识”“破窗效应”多发;“责任分散”,难以堪当...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大学生 形成成因 影响 应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