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技术

作品数:29被引量:1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传付李常艳边秀房沈岳年鲍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科学学报》《中国医药导报》《现代畜牧科技》《材料导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乳技术对伊维菌素治疗动物寄生虫病的推动作用被引量:3
《现代畜牧科技》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王丽坤 金振华 张国华 李烨 张备 张艳 黄宇翔 鹿凌岩 张莹 史同瑞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HNK2019CX16)
为了更好的发挥伊维菌素对牛、羊等动物寄生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应用微乳(ME)技术研制新型药物载体,解决了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不溶于水的难题,并提升了溶解浓度,有效的提高动物机体对伊维菌素有效成分的吸收速率,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
关键词:伊维菌素 寄生虫病 微乳技术 药物载体 吸收速率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第8期13-14,22,共3页王丽坤 金振华 李烨 张备 张莹 鹿凌岩 秦建玲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HNK2019CX16)。
为了解决药物难溶解或不溶解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药物生物浓度,简化药物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应用微乳技术研发新型药物载体,制备伊维菌素微乳,可有效提升伊维菌素的载药量,提高机体对伊维菌素的吸收速率,对伊维菌素的发展和应用起到推动...
关键词:微乳技术 药物载体 伊维菌素 吸收速率 
植物精油微乳技术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被引量: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年第6期267-273,共7页石俊杰 鲁晓翔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201901090)。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关注度提高,绿色、安全、高效的食品保鲜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精油具有无毒、无害、广谱抗菌等特点,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植物精油具有易挥发、不溶于水、稳定性差等不足,使其作为天然防腐保鲜剂在...
关键词:微乳技术 保鲜 食品 抗菌 
利用微乳技术从植物油料中同步提取油脂及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粮油学报》2019年第12期115-122,共8页田莞尔 易有金 李昌珠 肖志红 刘汝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1104);湖湘青年英才计划(2017RS3056);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6NK 1001-3)
微乳液是不需外界能量推动,就能自发形成的一种呈透明状态、各向同性并且具有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因为水相和混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植物油料中所含的油相构建形成稳定的、具有双亲性的微乳体系,所以可利用微乳技术从植物油料中同步提取...
关键词:微乳液 油料作物 植物油脂 天然活性成分 同步提取 
微乳技术在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中的应用被引量:3
《科技视界》2018年第25期237-239,共3页陆姗姗 钱宇环 徐贝贝 郭冬青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3981007Y);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院级教改课题(2017HLJG004)
研究经皮给药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中药挥发油作为一大类性质优良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不仅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对皮肤刺激性小,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与透皮吸收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将其与新型透皮给药...
关键词:透皮促渗 微乳技术 中药挥发油 作用机制 
微乳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年第6期109-112,共4页李法威 付京 李萍 
微乳是由水相、油相、助乳化剂(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适当比例形成的透明或半透膜分散体系,具有动力学及热力学稳定的特点。微乳因其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领域中。本研究主要针对微乳的结构类型及特点、形成机制...
关键词:微乳 微乳薄层色谱 微乳液相色谱 微乳电动色谱 
微乳技术在兽药中的应用
《浙江畜牧兽医》2015年第2期17-18,共2页杨凌云 胡松华 
微乳(micro emulsion)又称纳米乳,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和方式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稳定透明且黏度低,相同性的分散匀质热力学稳定体系[1],粒径10~100 nm,一般认为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
关键词:助表面活性剂 热力学稳定 纳米乳 加工技术 黄芪多糖 角质层脂质 托曲珠利 EMULSION 蒲公英多糖 相同性 
微乳技术对止痛凝胶膏剂中成分释放和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16期2614-2617,共4页李学敏 王琼 兰颐 安静 王文平 赵博琛 吴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7240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43201);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7132127);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方中药制药研究创新团队项目(2011-CXTD-13)
该文考察了凝胶膏中黏合剂的种类,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凝胶膏剂成型时所需加入的黏合剂的用量,并以黏性和黏性的评分作为指标考察了凝胶膏的载药量,确定了止痛微乳凝胶膏的成型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欧前胡素和阿魏酸为指标性成...
关键词:微乳 凝胶膏剂 同步释放 挥发性成分 
微乳技术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34期29-30,35,共3页张龙 马卓 
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BSQD0815);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D2010140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乳技术在中药口服制剂、注射剂、经皮吸收制剂等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微乳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微乳载药系统的优势,开发中药微乳新制剂,可望解决中药剂型存在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微乳技术 中药制剂 给药系统 
反相微乳技术制备MoS_2纳米颗粒
《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年第4期46-49,共4页刘美英 李伯娜 李晓倩 单楠楠 陈琳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03033);973项目(2009CB220010);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L2010225)
采用CTAB/甲苯/正丁醇/水反相微乳体系,以四硫代钼酸铵(ATTM)为前驱体,盐酸羟铵作为还原剂,合成了纳米MoS2半导体材料。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ω0、反应体系酸度、退火温度对产物MoS2晶相、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有关光学性能。
关键词:MOS2 纳米颗粒 反相微乳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