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性

作品数:320被引量:199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姚振武袁毓林胡斌彬王倩张德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谓词性AABB加叠的语义分析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74-80,共7页李艳华 
本人主持的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青年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持续格式研究>(08QN06)的资助
本文从语义角度对谓词性AABB加叠进行考察,认为此格式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调量和交替两种。这种格式在语义功能上表现出"动作→状态→性质→指称"的转化轨迹,究其原因是其在一定程度上语义主观化的结果。
关键词:AABB加叠 语法意义 语义功能 主观化 
现代汉语中无标记转指的认知阐释被引量:19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40-47,共8页王海峰 王冬梅 
语言中的构词平面和句法平面上存在着自指和转指现象 ,构词平面上的转指不仅可以是有标记的 ,而且也可以无标记。语言中的转指究其实质是转喻在语法上的体现 ,一定的认知模型内以显著的东西转喻不显著的东西是一般规律。在概念上动作和...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语法 无标记转指 体词性成分 谓词性成分 
“这是……”和“这个是……”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25-35,共11页陆俭明 
0引言0.1当我们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来问孩子时,既可以说:“这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是什么?”当孩子回答时,也是既可以说:“这是苹果。”也可以说:“这个是苹果。”即使手上举着的是一本书,也既可以问:“这是什么?”又...
关键词:“这” 对外汉语教学 计划生育办公室 谓词性成分 指示代词 高速公路 指别性 照相机 教育学院 适用范围 
谓词性宾语补议被引量:8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21-31,共11页彭可君 
§0 引言在汉语中,充当宾语的不限于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如:
关键词:体词性宾语 提问 现代汉语 谓词性宾语 陈述性 谓宾动词 语义限制 英语语法 动名词 谓词性成分 
动词性“比”字句的分化及其他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32-36,共5页吴继光 
1.现代汉语里的“比”字句,可以概括表示为:X比YZ X和Y是“比”字句里的两个比较项,Z是结论项。本文打算讨论比较项X、Y分别为“N1+V”和“N2+V”的比字句(N1、N2都指名词性词语,V指动词...
关键词:衣服 比较项 现代汉语 结论项 名词性词语 谓词性成分 比字句 动宾短语 分化 动词 
“算”的语义和语法特点被引量:6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54-64,共11页王健慈 
§0 引言“算”可以分为两个。“算1”一般带体词性成分,主要意义是“计算”,其他意义都与此相关,在不同义项下,用法也略有不同。“算2”意义比较单纯,一般表示“算做、算是”,但用法相当复杂,几乎可带各种成分...
关键词:用法 语义联系 小句宾语 “是” 助动词 句子 谓词性成分 体词性成分 谓语动词 及物动词 
是“省略—复句”,还是“共戴—单句”?——兼谈单复句的区分标准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4期89-101,共13页杨必胜 
§0 一个老问题一个主语后边跟着两个以上由逗号隔开的谓词性成分,其中的第二个及其后的谓词性成分是承前省略主语的分句,还是同紧跟主语的那个谓词性成分一起组成复合谓语而共戴一个主语①?前说可称“省略——复句”说,后说可称“共戴...
关键词:省略 主语 单复句 句子 单句 谓词性成分 逗号 分析 区分标准 复合谓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