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性

作品数:320被引量:199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姚振武袁毓林胡斌彬王倩张德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新兴流行构式“小+谓词性X”形成动因研究被引量:18
《中国语文》2017年第2期148-160,共13页王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5CYY036)的阶段性成果
"小+谓词性X"构式可分为三种次类构式:"小+V_单""小+V_双""小+A"。从历时发展的角度看,三者的语用功能及语法功能逐渐发生演变,三种次类构式之间是核心典型向外围非典型逐渐辐射扩展的关系。语言中新兴流行结构的产生固然有经济原则等...
关键词:小+谓词性X 类推 模因 
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被引量:120
《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3-15,共13页刘丹青 
本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名词短语句法结构的类型比较";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汉语方言语法比较和方言语法语料库"资助
本文考察汉语及方言中"的"类泛用定语标记以外的一些关系从句标记手段,包括:北京话及粤语的指示词或指量短语;吴语的量词;吴语中有体标记作用的"在里"类复合词。确定关系从句标记的句法标准有二:1.用了它可以不用"的"类标记;2.删除它必...
关键词:关系从句 汉语 定语 吴语 标记 谓词性 北京话 典型 范畴 方言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暨”的词性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248-252,共5页杨逢彬 
本文通过对殷墟甲骨刻辞"暨"字的全面考察,认为:1.被认定为连词和被认定为"祭名"的"暨"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其意义为加上、附加;2."暨"也不是副词,其后的成分无论是体词性的或谓词性的,都是它的宾语。
关键词:殷墟甲骨刻辞 “暨”字 词性 古典汉语 语法 连词 动词 意义 副词 宾语 体词性 谓词性 祭名 
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得C”述补结构的形成被引量:46
《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123-129,共7页赵长才 
本文讨论带"得"的述补结构(V得C)产生的途径,着重探讨"V得C"格式中结构助词"得"的来源及虚化过程。魏晋六朝时期,"得"具有"使、令"义用法和功能,唐代"得"以"致使"义动词的身份进入到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的句法位置,形成"V得VP"格式。之...
关键词:结构助词 述补结构 句法位置 虚化 连动结构 谓词性成分 动词 魏晋六朝 身份 唐代 
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被引量:47
《中国语文》1999年第1期43-53,共11页姚振武 
本文全面研究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认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观点,基本脱离先秦汉语实际。1."于"字式,只是普通意念被动句的一种扩展,"于"字并不负担任何被动信息;2."见"字式,只是诸遭遇义动词句中的一种,"见"字...
关键词:受事主语句 先秦汉语 被动式 指称性 左传 及物动词 谓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 语法功能 韩非子 
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被引量:194
《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162-175,共14页郭锐 
汉语中谓词性成分具有两方面的时间性——内在时间性和外在时间性,本文分析外在时间性。汉语谓词性成分的外在时间性(时状)有过程和非过程的对立,过程指谓词性成分实现为外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一个具体事件,这种谓词性成分一般带有"了、...
关键词:谓词性成分 时间性 时间类型 现实状况 完句成分 过程结构 动态动词 非自主动词 静态动词 现代汉语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被引量:74
《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31-39,共9页姚振武 
本文认为,"VP"名词化的实质是陈述转化为指称,其根本机制不在于有无形式标记,这一点可以通过有些"VP"不要任何形式标记而实现名词化和转指这一事实得到证明。无论是有形式标记的名词化还是无形式标记的名词化,都可以用亚里斯多德范畴说...
关键词:名词化标记 形式标记 谓词性成分 指称作用 动宾结构 本体 动词 亚里斯多德 状态形容词 现代汉语 
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被引量:180
《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241-255,共15页袁毓林 
本文凭借谓词隐含等观念,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概括"的"字结构称代中心语的规则:只有作区别性定语的"X+的"能弥代从 X 中提取出来的中心语 Y,但特定的语境指示可使不符合上述句法、语义约束的"X+的"也能称代 Y。接着证明名词性成...
关键词:中心语 语义功能 谓词隐含 名词化标记 语法功能 谓词性成分 句法成分 提取 名词性成分 转指 
否定副词“没”始见于南宋被引量:17
《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153-153,共1页吴福祥 
现代汉语否定词"没"的句法功能可分为"没1"与"没2"。"没1"是动词,后接体词性成分,否定事物的领有、具有及存在,相当于古汉语的"无"。"没2"是副词,后接谓词性成分,否定动作、状态已经发生,...
关键词:现代汉语 古汉语 谓词性成分 否定词 句法功能 体词性成分 南宋 否定动词 否定副词 动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