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省

作品数:61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国平周月亮李新梅张瑷王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围城》的三层意蕴
《语文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4-7,共4页温儒敏 
钱锺书的《围城》是一部意蕴丰富的长篇小说,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世态世相,尤其是对教育界的腐败和知识分子心态的深刻描绘。本文指出,《围城》的意蕴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生活描写层面”,通过描...
关键词:《围城》 生活描写 文化反省 哲理思考 
中国人的文化共性——《“二人结构”法则》导读
《读写月报》2023年第16期11-15,共5页 陈登(译) 谭琼琳(译) 
【阅读导引】本文摘自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作者从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二人”关系,中国人的“个体”、国家与社会、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等七个部分探讨了中国社会典型的文化...
关键词:文化共性 文化反省 走向开放 阅读导引 深层结构 国家与社会 现代化 意识形态 
对书法艺术文化自觉的思考
《中国政协》2021年第10期79-79,共1页言恭达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与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审美意识与心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认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和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值得当下书法界深...
关键词:艺术工作者 书法艺术 审美转型 自主地位 中国文化发展 文化自觉 自主能力 文化反省 
“文化”新论——“文化儒学”商兑被引量:5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9期169-179,200,共12页黄玉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20010)
鉴于一些原教旨主义的、抗拒现代化的文化思潮,国人亟需文化反省,以建构现代化的新文化。汉语“文化”之“化”,古指人之存在状态的转化;而“文化”之“文”,与“质”或“素”相对,古指礼乐文明,尤指礼,即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文化”意...
关键词:文化 文化建构 文化反省 文化儒学 文化变革 
文化认同视野下校本课程的地域特色研究被引量:7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4期40-42,共3页吴蕴梅 
促进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校本课程的地域特色是促成学生文化认同的关键要素。文化认同表现在个体对文化的价值肯定、审美欣赏、自豪情感等方面。要使校本课程地域特色化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就需要在课程开发...
关键词:文化认同 校本课程 地域特色 文化价值 文化魅力 文化趣味 文化反省 文化美 
文化反省中“乡下人进城”困境的审思——论老舍小说对“乡下人进城”现象的叙事特征
《中文学术前沿》2018年第2期162-169,共8页葛越 
在现代化层面上,城市与乡村往往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境况,各自的文化寓意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城市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内涵,那么,乡村则更多是传统性的文化象征。老舍多聚焦在传统与现代发生冲突的层面上,展开他对由现代化而引发的城乡境况...
关键词:老舍 现代化 乡下人进城 文化省思 
从文化定力看实现文化自信的路径被引量:2
《湖湘论坛》2018年第5期5-11,共7页李建华 李彦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项目编号:16ZDA103)。
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和历史任务。要实现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具有文化定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客观看待自身文化传统,实事求是,破除文化焦虑,进行文化反省,促进文化的发...
关键词:文化定力 文化焦虑 文化反省 文化自信 
民国大学制度的历史考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85-93,共9页左崇良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质量保障视域中的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研究"(JXYJG2016037)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开创期,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具有重要价值。民国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制度变迁,从清末民初的文化反省到大学制度的初建,从教授治校到校长治校,有识之士运用法治与道德的双重力量,倡导教育独立,反对过多的政府...
关键词:民国时期 大学制度 历史考察 文化反省 教育独立 
民国大学制度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7年第1期87-101,共15页左崇良 潘懋元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治理现代化视域中高等教育的分权与共治”(资助编号:2016M590593)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开创期,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具有重要价值。民国大学的发展经历多次制度变迁,从清末民初的文化反省到大学制度的初建,从教授治校到校长治校,有识之士运用法治与道德的双重力量,倡导教育独立,反对过多的...
关键词:民国时期 大学制度 历史考察 文化反省 教育独立 
传统与变革:民国大学的教育生态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左崇良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治理现代化视域中高等教育的分权与共治”(资助编号:2016M590593).
在中国特殊的土壤环境中,民国大学历史地形成以下几对关系:保守与改革,传统与现代,道德与法律,精神与制度,教师与学生,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独立性与依附性。回望民国大学的生态情形,其制度传承既有断裂也有绵延,制度建设积极...
关键词:民国时期 大学 文化反省 传统 变革 教育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