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殖民

作品数:371被引量:84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项贤明张其学周计武李诠林江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喻与批判:《千与千寻》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被引量:5
《求索》2023年第2期27-37,共11页卢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D007)。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是一部兼具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经典作品,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社会主义者”的宫崎骏,通过大量的隐喻和细节,在少女主人公荻野千寻历险的故事中,植入了对消费异化...
关键词:《千与千寻》 消费批判 劳动异化 文化殖民 
文化殖民与东北沦陷时期的话剧生产及装置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41-149,共9页逄增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东北话剧史”(21BZW196)。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一方面制定和实施了对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进行严酷打压、限制和管控的政策与措施,一方面为了装点伪满洲国的所谓“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建国宗旨”和文化“繁荣”——实质是殖民文化的推进与落实,在话剧领域也推...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 文化殖民 话剧生产 装置 
鸟瞰台湾与图像殖民--日据时期台湾的鸟瞰图研究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6-96,共11页罗桂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日据时期台湾地图测绘与殖民统治研究”(18VJX016)。
20世纪30年代,在日据当局的主导下,以殖民地台湾为主题的鸟瞰图集中出现。这些鸟瞰图既具备地图的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被大量生产出来后,以多种型制在市场上流通,广受读者欢迎。鸟瞰图不仅呈现了台湾最新的地理知识,也展示...
关键词:日据时期 台湾 鸟瞰图 文化殖民 
解读“满洲唱歌集”:怀旧、身份认同及隐匿的敌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7-47,151,共12页马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现代日本对‘满蒙’的社会文化调查书写暨文化殖民史料文献的整理研究(1905—1945)”(19ZDA2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满蒙学’视域下的中国东北边疆史论批判研究”(19CSS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以降,随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所谓的“满洲唱歌集”。“满洲唱歌集”经过几度改编,唱歌曲目发生了重大变化,描写“满洲景物”的唱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文部省唱歌...
关键词:歌谣 音乐教材 伪满洲国 文化殖民 
杂志《满蒙》的资料价值与再开发
《华章》2022年第4期9-11,共3页马冰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近现代日本对‘满蒙’的社会文化调查书写暨文化殖民史料文献的整理研究(1905-1945)”(19ZDA2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满蒙学’视域下的中国东北边疆史论批判研究”(19CSS031)。
杂志《满蒙》(包含《满蒙之文化》)自1920年9月创刊至1943年10月停刊,是由“满蒙文化协会”发行的综合性日文月刊杂志。该杂志内容丰富,涉及多学科和领域,杂志刊行时间长且稳定,加之与满铁的关系密切,对于中日近代历史开展多角度的研究...
关键词:《满蒙》 《满蒙之文化》 “满蒙”调查 文化殖民 资料开发 
数字人文视域下“满洲映画协会”文化殖民考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0-69,152,共11页冯栋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现代日本对‘满蒙’的社会文化调查书写暨文化殖民史料文献的整理研究(1905—1945)”(19ZDA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持续侵华过程中,日本利用“总力战”体制全面整合战争所必需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力量。除却传统的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等文化殖民力量,日伪当局还将具有强大宣传教化攻势的“电影”武器纳入战时活动当中。“满映...
关键词:“满映” 伪满洲国 日本 数字人文 文化殖民 
日本的郑成功形象建构及其对台湾的文化殖民被引量: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62-170,共9页寇淑婷 曹顺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19ZDA289);2019年四川大学博士后交叉学科创新培育项目“中日文学中的郑成功形象研究”(0010304153023)。
郑成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可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日本以郑成功为题材的文学创作,自江户时代以来绵延不绝、代有高潮,这与近代日本对外殖民扩张具有深度关联。江户时代,日本文人以郑成功为原型塑造了日本武士“和藤内”形象,实现...
关键词:日本文学 郑成功 台湾 文化殖民 
纳丁·戈迪默宗教意识研究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65-72,共8页胡忠青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视域下戈迪默小说研究”(17YJC752008)。
二十世纪末,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慢慢走出历史舞台,以揭露社会现实为己任的戈迪默的创作也开始转向精神层面。她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通过宗教来审视现实。在中后期小说中,她在预设前提的条件下肯定了宗教仪式对于强化群体认同感的...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 宗教意识 文化殖民主义 
东北沦陷区反殖文学实践——以《大同报》“文艺”副刊为中心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6期109-117,共9页高云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翻译对抗与文化选择——对抗战时期东北日资报纸翻译文学的一种考察”[编号:17FZW032]的阶段性成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此期间东北沦陷区除了作为日本侵华军需物资供给储备地外,同时也是侵略者实施文化殖...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 末代皇帝溥仪 文化殖民 九·一八 文学实践 伪满洲国 物资供给 《大同报》 
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被引量: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年第1期122-128,共7页王升远 
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项目批准号:18AWW003)的阶段性成果
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著《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
关键词:《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北平 侵华战争 中国叙事 作为方法的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