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范畴

作品数:46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水河熊湘谢群李甫洛娃邵秀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中国文化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语形到价值:传统文论范畴的基本阐释法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134-146,M0006,共14页田淑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译佛典中的文艺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23BZW024)阶段性成果。
传统文论范畴研究应当走出主要凭借学术直觉和一般经验的研究方式,探寻与研究对象相适切的具有引导意义的阐释方法、标准与原则。立足于既为“语词”又为“思想”的特性,传统文论范畴可析出“语形”“语义”“语性”“语源”“语用”“...
关键词:传统文论范畴 基本阐释法 语词 思想 六要素 
浅析关键词“绮靡”的生命历程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37-39,共3页吴铮 
“绮靡”是中国文论的重要关键词,从最早词根的“绮”“靡”到“精妙之言”,以及到后世严厉批评的“侈丽、浮艳”,“绮靡”经历了作为关键词的诞生期、生长期、成熟期、再生期的阶段。产生词义的重大转变与当时的文化思潮有着重大关联,...
关键词:研究 绮靡 中国古代文论 文论范畴 
经学思维与古代文论范畴--以“教化”“文质”“风骨”“古雅”范畴为中心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高明峰 王淑悦 
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经学思维与古代文论关系研究”(WR2019019)成果。
经学思维在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研究中,离不开对经学思维的分析讨论。经学思维中明道致用、宗经征圣、权威崇拜、信而好古等特点直接关系到了“教化”“文质”“风骨”“古雅”等文论范畴的生成和演...
关键词:经学思维 文论范畴 教化 文质 风骨 古雅 
姚永概《孟子讲义》“神”范畴应用辨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3期4-5,共2页李智博 
《孟子讲义》是姚永概所著的关于《孟子》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批评著作,书中对于孟子文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纵观全书,这本书对于“神”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作为两种——即“精神”的神和作为“神韵”的“神”。对于以上两种“神”的定义和...
关键词:姚永概 《孟子讲义》 古代散文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近代诗话的文论范畴和话语特色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年第1期224-238,共15页秦秋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编号:19ZDA289)阶段性成果
近代诗话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先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论范畴,如"新理想""新意境""旧风格","真诗""真性情""真意","学人之言""诗人之言",等等,这些范畴指向不同的文化追求,都带有时代的痕迹。近代诗话的字里行间都浸染着沉重的现实感...
关键词:近代诗话 文论范畴 话语特色 
从“风骨”看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多义性被引量: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张兴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BSH078)。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
关键词:风骨 建安风骨 《文心雕龙》 《河岳英灵集》 
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流变及启示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李甫洛娃 
江苏高校哲学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中国文论元范畴的跨文化译介研究”(2017SJB1689)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度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JS-2017-267)的资助。
范畴是反映事物最普遍、最根本特质的概念。文论范畴是文论思想的凝结,也是中西文论交流的关键,文论范畴的译介因此成为文论译介的核心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先后经历过释义法、威妥玛式拼音法和汉语拼音法的更...
关键词:中国文论 文论范畴 范畴译介 译介流变 文论输出 多元文化观 
从品人术语到文论范畴——“旷达”美学蕴涵之流衍
《中国美学研究》2019年第2期137-153,284,共18页程景牧 
作为审美范畴、品人术语,"旷达"产生于魏晋时期,催生于玄学与清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旷达"在唐代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并于唐末正式成为文论范畴,广泛运用于唐以后的历代文学批评之中,彰显出既深刻而又独特的文艺价值与学术理念。...
关键词:旷达 品人术语 文论范畴 美学蕴涵 
从文化领域到文论范畴——“藏拙”美学意蕴发微
《中国美学研究》2019年第1期99-111,303,共14页程景牧 
'藏拙'是一维重要的审美范畴、概念、法度,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与文化特质;既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处事原则,又是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既是形而下的理论依据,又是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藏拙” 美学 审美范畴 文艺理论 
从文化术语到文论范畴——“藏拙”美学意蕴发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78-84,共7页程景牧 
"藏拙"是一维重要的审美范畴、概念、法度,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与文化特质;既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处事原则,又是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既是形而下的理论依据,又是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藏拙" 美学 审美范畴 文艺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