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选择

作品数:106被引量:1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朱晓进卢文芸卢军谢仁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郭、茅的文学选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范式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11-116,共6页黄健 卢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9ZDA267)。
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学选择,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范式。用单纯排位方式框定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地位,并不能充分展示他们以各自不同方式为推动中国文学以全新形态汇入世界文学发展主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文学史维度...
关键词:鲁迅 郭沫若 茅盾 文学史排名 文学转型 世界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场域下老舍的文学选择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8,共8页张炜炜 
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老舍文学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因缘,在个人与时代双向建构的过程中,在历史变革与文化转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宏观场域下,作为微观个体的老舍规避了个人的屈辱、民族的狭隘以及时代的罅隙,发...
关键词:老舍 场域 文学创作 新文化运动 
施建伟《林语堂传》的童年叙事与林语堂的文学选择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30-38,共9页赵焕亭 
施建伟的《林语堂传》对传主的童年经历作了充分叙述。这种叙述主要包括林语堂童年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雄山秀水的闽南平和县坂仔村;人文环境是指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与中西合璧的杂色教育。传记的这种叙述带...
关键词:施建伟 《林语堂传》 童年叙事 
“先锋派”的胜利
《南风窗》2019年第22期86-88,共3页尤丹娜 
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再是“乖孩子的糖”,而是和那份坊间赔率榜一起,送给了手持利刃的先锋作者。2019年10月10日下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先锋派 文学选择 评委会 作家 奥地利 
岁月绵长似小说——艾玛长篇小说《四季录》研讨
《百家评论》2019年第2期61-74,共14页李掖平 陈文东 刘玉栋 孙书文 张丽军 丛新强 马兵 高建刚 贺彩虹 
一、题材与主题:媒介时代的文学选择李掖平:其实从“涔水镇”系列小说开始,艾玛就一直以纯正的小说写作立场坚守着自己对于文学表达方式的一种敬畏,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像沈从文、汪曾祺的作品时代感也不怎么鲜明,节奏也比较舒缓,因为...
关键词:长篇小说 社会生活 系列小说 文学选择 文学表达 写作立场 沈从文 时代感 
坚持与机缘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2期90-90,共1页朱辉 
从发表处女作算起,我已经写了30多年了。这30多年,是人生最精华的段落,当然,也有艰难,但因为有文学陪伴,其实也幸福。我对文学很痴迷。我不敢吹牛说是文学选择了我,实际上,是我自己选择了文学。曾经很遗憾,我大学没有能学文学,父亲是学...
关键词:文学选择 专业作家 幸福感 文科 写作 票友 闲适 
美国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与阐释——基于文学选集的考察被引量:8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133-143,161,共12页何敏 吴赟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态,翻译选集是考察文学跨文化接受的有效观测点。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集为例,通过描述选集在文本选择和阐释框架上的总体特征,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一段接受史。研究发现,1980年代...
关键词:翻译选集 中国文学 美国 接受 
“万部长篇”时代的文学选择——2017年长篇小说排行榜简析
《西湖》2018年第9期78-82,共5页徐刚 
一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上,白烨先生的一番话,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文情报告》的资深主编,白老师熟悉文坛现场,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这次会上,白老师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
关键词:长篇小说 文学选择 排行榜 文学研究会 CIP数据 《当代》 中国当代 数据中心 
家庭教育与儿童文学的连接意义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0期14-15,共2页吕凌风 
儿童文学不仅是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且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是儿童学习材料的主要内容,它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它是对百科知识的天然有效补充,是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儿童文学 家庭教育 文学选择 
乌热尔图:鄂温克民族自我声音的阐释者
《草原》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崔荣 
访谈印象:2016年8月25日上午九点,我们有聿与鄂温克族著名作家乌热尔图老师访谈两个多小时。8月的海拉尔刮着夏天里少见的大风,在清晨的阵风中,乌热尔图老师戴着墨镜,骑一辆山地车,如同他一直轻松自如、随心所欲地驾驭着文学与生...
关键词:乌热尔图 阐释者 鄂温克民族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声音 文学选择 著名作家 思维敏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