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契约

作品数:41被引量:2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姜茂坤郑云瑞孙宪忠赵勇山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法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践中物权法与婚姻法冲突之处理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6期13-14,共2页季春玲 耿宇萌 
实践中,夫妻之间可能存在若干种财产契约,如夫妻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和夫妻财产制契约等。在涉及婚姻财产纠纷的案件中,常常出现物权法与婚姻法之间的法律适用冲突。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一则案例为中心,尝...
关键词:物权契约 夫妻婚内财产分割协议 第三人 
物权契约与伦理关系:康德和黑格尔婚恋观研究被引量:1
《求索》2013年第6期106-108,共3页高莉 
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人文社科研究课题(SK2012B347)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康德和黑格尔婚恋观的特点,指出了这两种婚恋观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以此来揭示近代西方婚恋现从物权关系到伦理关系的转向,力图说明这一转向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对婚恋本身的理解,而具有理解人类自身伦理生存的价值。
关键词:婚恋观 物权关系 伦理关系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分析和对示范文本的修改建议——以物权变动规则为视角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2-47,共6页田丰 
为设立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当事人需分别达成债权合意和物权合意。两个合意应当分别体现为两份合同文件,以便于适用不同的规则。但围绕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纠纷有诸多混乱的认识和做法。现行示范文本杂糅了债权合同、物权契约和法...
关键词:建设用地使用权 物权变动规则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物权契约 区分原则 
我国立法真的承认物权行为吗?——以对萨维尼“交付是一个真正的物权契约”之检讨为切入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192-195,共4页卢冬 
自萨维尼创立物权行为概念以来,围绕物权行为理论的纷争已数百年。本文首先试图藉由对交付之性质的分析为切入点,借助历史溯源考察的方法,力图还原Traditio(交付)在古罗马法中的真实历史定位(Traditio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事实——占有的...
关键词:物权行为 物权契约 交付 罗马法 
我国物权行为界定之初探
《商业文化》2011年第3X期30-31,共2页宗栋 
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并没有消除围绕物权行为的诸多争议。立法者对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应是我们对物权行为进行界定的背景。就我国而言,依据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去界定物权行为是很有必要的。界定物权行为至少应从其存在空间、目的...
关键词:物权法:物权行为 物权变动 物权契约 
论物权行为的形式——以《物权法》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4期381-381,共1页万滨 
物权行为是德国法的创造,即以设立、变更、消灭物权为目的的行为。我国法律理论中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德国的法律行为的内涵相去甚远。由于长期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内涵外延的含混,导致我国法律体系中许多不合理的条文长...
关键词:物权行为 物权契约 法律行为 
论民国初期“物权契约理论”的发展——以大理院判例中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为例被引量:3
《北方法学》2008年第6期127-137,共11页姜茂坤 
清末时期,法制变革,西方民法学理论被引入并逐步传播开来。至民国初期,民事法律继续沿用前清现行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接受过西方民法学理论教育的大理院推事们在民事审判实践中,运用大陆法系的物权理论审理物权变动案件形成了很多经典...
关键词:判例 不动产 物权变动模式 物权契约 
论民国初期(1912~1921年)物权契约的适用进路转换与理论发展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38-43,共6页姜茂坤 
民国初期,物权契约的定义和有效成立要件开始在大理院判决例中出现,并作为大理院审理相关案件的重要依据。随着对物权认识的深入,大理院对物权契约的适用进路也逐渐由以物权契约定义和有效成立要件发展到以物权关系的形成、确定物权的...
关键词:大理院 物权契约 适用 发展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
《私法》2008年第1期51-74+13,共24页陈添辉 
买卖契约有效成立,买卖标的物之所有权何时移转?买卖契约无效或被撤销,买卖标的物所有权之移转是否受影响?这是物权法上的基本问题。1980年4月1日订立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此问题,原则上不采取立场,而由...
关键词:物权契约 债权契约 分离原则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 
契约、意思主义、卖买——试论清末时期的物权契约观念
《政法学刊》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姜茂坤 
清末时期,日本民法学逐步被引入中国。日本民法学在契约定义上,采用广义契约学说;在物权移转主义上,采用意思主义学说。这为物权契约观念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物权之契约"和"债权契约"用语相继被使用。至民国初年,大理院则通过判例...
关键词:契约 意思主义 卖买 移转 物权契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