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

作品数:7090被引量:5994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钟振振胡发高赵家祥徐南图姜有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而知之”是啥意思
《咬文嚼字》2021年第2期43-45,共3页石毓智 
《论语》中有一句话,千百年来令无数的人不解、费解甚至误解,那就是“生而知之者上也”。
关键词:生而知之 《论语》 误解 
何来“虚位以左”
《咬文嚼字》2019年第6期15-16,共2页新德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中这样说道:“在酒宴上,人们往往要让出左边的位置给长者或尊者。这样一种做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成为人们日常礼仪中的一部分。'虚位以左'这个词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关键词:中国书籍出版社 “虚左以待” 文史常识 中国人 中这 误解 历史 
少了引号,多了误解
《咬文嚼字》201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屠林明 
翻阅手头的旧报纸,发现某报有个专版,版面大标题是《爱我中华璀璨上海劳模眼中的申城摄影展》。
关键词:引号 误解 旧报纸 摄影展 
误解“鵷雏”
《咬文嚼字》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董寅生 
日前,从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从毛泽东重读(孙恩卢循传)想起他对身后形势的一种推断》的文章,文中称:“毛是从国家民族的大局来考虑的,不是从个人和家族,或者仅仅是权力如何交接来思考问题的,并不如有些人无中生有地说什么有意让...
关键词:误解 毛泽东 毛远新 文章 
常被误解的“与”
《咬文嚼字》2014年第9期28-29,共2页周伟川 
“与”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4个读音,义项多达14个,辨析起来非常困难。其中有个义项为“允许、赞许、赞誉”。用作此义的“与”和“誉”的读音相同,读作yu。《说文解字》:“誉,称也,从言,与声。”“与(舆)”是“誉(晷)...
关键词:“与” 误解 古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 训诂学 读音 义项 声旁 
别误解了“骥附”
《咬文嚼字》2014年第6期29-30,共2页江更生 
贵刊2014年第3期有篇署名李丽慧的文章,对我在谈灯谜的小文《莺脰湖边赛灯谜》(刊于2013年11月25日的《新民晚报·夜光杯》)里用了一个典故词语“骥附”提出批评。指出这是“附骥”之误,将“自谦”之词弄成了“自大”之语,还编派我“...
关键词:误解 典故词语 新民晚报 灯谜 文章 
误解“一枝梨花压海棠”
《咬文嚼字》2012年第9期52-52,共1页孙怀伦 
虽然不是山西人,但我喜欢看山西卫视的《歌从黄河来》节目。节目虽然好,但有时也有小小的遗憾。2012年5月20日,有一个太原籍的参赛选手翟旭琴,在介绍她的短片中,她的丈夫杨光自我调侃说:"想当年,我这小伙也是玉树临风,一枝梨花压海棠...
关键词:海棠 梨花 误解 参赛选手 自我调侃 山西人 主持人 节目 
钱文忠误解“揖逊”
《咬文嚼字》2010年第4期47-47,共1页简超 
尧舜的故事人所共知。蒙童读物《三字经》中有文字提及两位圣人,说二位“相揖逊,称盛世”。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述《三字经》时说:“相揖逊”就是互相作揖谦让,二人彬彬有礼。钱教授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关键词:钱文 《三字经》 误解 《百家讲坛》 教授 蒙童 
王教授误解“赭其山”
《咬文嚼字》2009年第11期44-44,共1页王葳 
2009年5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栏目《真实秦始皇》这集中,王立群教授与程步先生对秦始皇其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叙述至始皇“霸气”一段时.王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秦王二十八年……(秦始皇)下令把湘山上所有的...
关键词:误解 秦始皇 讲坛 
钱教授误解了庄子被引量:1
《咬文嚼字》2009年第5期43-43,共1页王树凡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解读三字经》(15)时说:庄子认为墨子形象不好,称他“腓无胺,胫无毛”。钱教授接着解释这六个字:“就是说墨子大腿和小腿上都没有毛,很难看。”此说有误。
关键词:庄子 误解 复旦大学 三字经 墨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