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句

作品数:838被引量:265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忠廉何伟王文格王华颜力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汉语“使”的小句整合功能
《中国语文》2025年第2期221-231,256,共12页姜南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史的话语标记词库建设和研究”(2024ZD250);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2024年度扶持计划“回鹘文献学”(2024JXZ006)资助。
古汉语“使”(包含“使”“令”等使役动词)的语法化不仅限于使役到条件的演变,从使役动词发展为假设连词,伴随“使”字动词性减弱而产生的小句联结功能,同样也是语法化的结果。估且视作篇章连接成分的“使”可以得到梵汉佛经对勘及汉语...
关键词:“使” 小句整合 句式延展 省缩构式 
功用义对关系小句结构类型和解读倾向的影响——从现代汉语工具、材料、处所成分关系化的限制条件谈起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19年第6期693-708,767,共17页寇鑫 袁毓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8JJD740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与智慧教育平台研究”(项目编号:18ZDA295)的资助
现代汉语旁格成分关系化时,会形成两类结构不同的关系小句:工具、材料、处所成分可以实现为无标记旁格关系句,其他旁格成分则需要采用代词复指策略形成有格标记的关系句。工具、材料和处所成分的关系化存在多种类型,本文重点分析了其中...
关键词:旁格 关系化 关系小句 功用义 个体修饰语 
状语“左缘提升”还是小句“右向并入”?——论“怎么”问句质询意图的共时推导与历时变化被引量:8
《中国语文》2019年第5期548-561,639,共15页李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T201322102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91)的经费支持
本文讨论“怎么”问句不同质询意图解读与句法分布、词义引申、语用推导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与真正的原因疑问词“为什么”进行比较,指出汉语普通话中的“怎么”并不具备原因疑问词的功能和身份。本文主张在区分词汇规约意义和会话蕴...
关键词:“怎么” 规约意义 会话含义 语用推理 语法化 
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的类别、来源及历时演变被引量:14
《中国语文》2016年第4期415-425,共11页赵林晓 杨荣祥 吴福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重动句的起源与历时演变研究"(编号:15CYY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2JJD740011)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产生于宋代,它并非为了替代某种句式才产生,而是有着独立的来源和发展路径。该句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各类型的来源与产生时代、产生途径、后续发展都有所不同。其来源结构主要有话题结构、连动式、纵予复句和"要/欲...
关键词:重动句 “VOV得C” 来源 小句融合 
汉语含结果性成分小句中的信息重组机制被引量:11
《中国语文》2014年第3期195-210,287,共16页曹道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88)"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9BYY002)"语义参照下的汉语生成句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2YJA740093)"汉语含结果性成分小句中的信息重组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浙江财经大学2012年度杰出中青年教师人才工程资助
汉语小句中的宾语成分和结果性成分都分布在动词之后、都可以成为常规焦点。受单一常规焦点原则和单一普通重音规则制约,两者若共现,小句发生信息重组。这种信息重组机制表现为一定语义限制下的相关句法操作。小句中单一常规焦点通常为...
关键词:结果性成分 信息重组 无标记焦点 常规焦点 普通重音 动后限制 
时间与条件的交叠被引量:12
《中国语文》2013年第4期322-331,383,共10页王春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语条件句研究"(编号:11YJC740098)的阶段性成果
通常情况下,时间小句与条件小句互不相涉,但也有一些情况下二者会出现交叠。交叠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都有所体现。其交叠域呈现出规则性的次类对应:有两类时间小句往往与条件出现交叠,即习惯性的和将来时的;与习惯性时间出现交叠的是...
关键词:时间小句 条件小句 交叠 
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被引量:20
《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413-425,共13页陈满华 
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是一种非内嵌零形主语小句,其被隐匿的逻辑主语一般与主句的显性主语不同指。该结构是信息背景化的结果,信息背景化给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带来了一系列句法后果,其中最主要的是非谓语化,该结构里的动词相应地出现非谓...
关键词:背景化 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 依附性 零形回指 句法降级 
周秦汉语“之_s”的可及性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9
《中国语文》2008年第4期304-316,共13页洪波 
"之s"小句(主谓之间加"之")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前人对它的研究已经花了不少力气,但这种小句的性质和功能至今未能求得一致。本文运用Ariel的可及性理论来重新审视这种小句,指出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可及性特征的指称性结构,并根...
关键词:周秦汉语 “之s”小句 可及性 
从“容”、“许”、“保”等动词看一类情态词的形成被引量:21
《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228-238,共11页李明 
本文主要选取"容/许、烦/劳、许/准、欲、保"等几个动词,讨论它们如何由带小句宾语的动词,演变为情态动词、出现于提升结构,或者演变为情态副词。本文说明它们的语义变化并不是子句主语在表层的提升带动的,而是在特定句式的重新分析过...
关键词:带小句宾语的动词 情态 提升结构 
同谓双小句的省缩与句法创新被引量:65
《中国语文》2007年第6期483-493,共11页江蓝生 
本文以现代汉语方言中重叠式正反问句和北京话由省缩而来的三字格"爱怎怎"、"爱谁谁"、四字格"爱吃不吃"等短语为例,说明语言经济原则驱动下的省略和紧缩是汉语构式语法化的一种推力和机制。这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句法创新模式,可以合理地...
关键词:同谓双小句 省缩 句法创新 构式语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