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

作品数:1282被引量:156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平俞荣根任锋彭卫民汪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管子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法哲学认知论基础及其价值被引量:1
《管子学刊》2024年第4期37-50,共14页吕川 
司法部2020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从‘礼治’到‘法治’——‘公序良俗’的现代诠释”(20SFB3004)。
知性是荀子礼法思想的基石。荀子扬弃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论主张,将性解构为情性与知性两层,进而提出了人作为知性主体,万物作为认知客体的认知模式,基于此提出独具一格的法治思想。圣王将知性发挥极致以制定法则,常人则通...
关键词:荀子 认知 礼法 法发展 沃格林 
礼法、君子与秩序--荀子礼法思想论析被引量:5
《管子学刊》2021年第3期40-49,共10页郑治文 
山东省社科基金规划研究项目“儒学事件研究”(20CWTJ14);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工程(tsqn201812060)。
礼法合论是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显著标识。荀子从社会政治秩序建构的客观视野来论礼,并通过以法注礼,强化了礼作为制度规范建构的意义,使其成为一种秩序建构的客观规则。荀子礼法思想的重要特质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者,荀子礼法合治的...
关键词:荀子 礼法 儒家 法家 
自主的能力与“人成”的困难——荀子人性论探赜
《管子学刊》2021年第2期74-82,共9页袭业超 
荀子人性论不仅是目的论,更因主体择善的偶然性与习善的过程性,成为一理想。人性中无先天之善,却先天禀有为善之能。通过积习礼法,善性由外到内的化成,此即"内化的生成、生成的内化"。善不积不成,性不为不化。善性乃"性伪合"之再生,因...
关键词:荀子 人性 礼法 天生人成 化性起伪 
论战国时期子学思想由重道体向重道用的转向——以《管子》四篇为考察重点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李友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XZX00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009)的阶段性成果
从"道"的高度来考察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从重道体向重道用的转向是这一历史阶段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有鉴于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所呈现出的宏阔博杂之态势,本文主要以《管子》四篇为文本依据与考察重点,围绕《管子》...
关键词:《管子》四篇 道体 道用 以气释道 名与礼法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被引量:7
《管子学刊》2001年第4期11-16,共6页张连伟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君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
关键词:《管子》 《荀子》 管子 荀子 哲学思想 比较研究 天论 王霸 礼法 天人关系 君臣关系 心术 政治理想 富国思想 
论荀子“隆礼至法”的礼法观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陈延庆 
荀子的人性论是其礼法观的理论基础,其礼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就是在强调“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忽略“法”的作用,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至法”。荀子的这种礼法并重的礼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们正确处...
关键词:荀子 人性 道德 法治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被引量:8
《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14-19,共6页高积顺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高积顺荀子是战国后期人。当时,统一已成定势,且期日临近,在思想文化领域,百家纷立的格局已呈现出百家合流、一家独统的态势。时代造就了荀子,荀子为时代设计未来。他力排诸子,兼采各家,特别综合改造...
关键词:荀子 礼法思想 独特性 犯罪 礼法关系 儒家 轻罪重刑 中国法律史 统治者 度量衡 
《管子》法律思想初探被引量:2
《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8-11,21,共5页陈乃华 
关于《管子》的成书年代、作者及学派性,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贯穿于《管子》全书的法律思想是基本统一的,自成体系,独立一说。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客观现象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管子 法律思想 黄老学派 韩非子 法家学派 形而上 礼法关系 道法关系 法学理论 法律理论 
衣食足被引量:1
《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22-,21,共2页远藤哲夫 王海青 
“衣食足而知礼节”,这句话在《续日本纪》中也能看到,很早以前就在我国通用了。它的原本是《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意思是说,只要粮仓中贮存丰足的粮食,备足与人民的衣食相关的生活物资,一般社会中的礼法和节...
关键词:物质需要 管子 孟子 礼节 圣人 物资 粮仓 粮食 礼法 贮存 
论《管子》的教育思想
《管子学刊》1988年第2期37-43,36,共8页谭佛佑 
《管子》的思想,主要为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治国的理论,体现了这一新兴阶级“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下引《管子》,只注篇名)和“化故从新”(《侈靡》)的革新进取精神。就其教育思想而言,很明...
关键词:管子 军事教育思想 教育训练 基本内容 侈靡 礼法结合 进取精神 道德教育 基本的 治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