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思想

作品数:144被引量:2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白奚贺春健张培国邵龙宝佐藤将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礼治思想现代价值的社会治理分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21-125,共5页何浩东 
荀子在承袭孔子礼学思想时受到法家思想影响,提出援法入礼,创新性地把礼与法提到同等地位,强调隆礼至法、援法入礼和隆礼重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礼治思想,且对当今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德法并举 义利统一 和谐共生 社会治理 
从“浴乎沂”看孔子的礼治思想——兼及《侍坐章》结构和语言之美
《语文建设》2024年第5期51-53,共3页刘云憬 陆文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浴乎沂”一段过去众说纷纭,新出海昏侯汉墓竹简《论语》异文可证“雩祭”说更合理,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理想。明了这一点之后,从曾晳言志一段倒读此文,愈加能体会其结构之美、语言之美。
关键词:海昏侯汉墓竹简 “浴乎沂” 结构 语言 
孔子礼治思想中的无讼理念被引量:1
《走进孔子》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黄勃然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孔子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被奉为万世师表,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自汉武采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政策后,就此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
关键词:罢黜百家 孔丘 儒家学派 万世师表 礼治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 曲阜市 
试析贾谊礼治思想的内在逻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51-55,共5页贺春健 
贾谊是汉代最早系统论述儒家治国方针的人,对汉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尤其是荀子的礼治思想,继而形成了自己的礼治思想体系。贾谊认为只有实行礼治,才能最终实现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以贾谊的《新...
关键词:贾谊 礼治思想 内在逻辑 
大一统下的致用--论贾谊对荀子礼治思想的改良
《管子学刊》2023年第3期91-104,共14页杨延平 
面对社会环境从战国末的分裂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贾谊试图通过继承和改良荀子的礼治思想来为汉帝国提供一种有效且长久的统治方式。在致用观念的影响下,贾谊从礼制、君主与社会三个层面对荀子的礼治思想进行了改良:在礼制层面,贾...
关键词:贾谊 荀子 礼治 大一统 
无讼:孔子礼治思想的表达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3年第14期116-119,共4页黄勃然 刘瑶 
2021年度新疆政法学院校长基金项目“中国汉唐西域建制区法律文化研究”(编号:XZSK2021015)的研究成果。
在儒家道德观的统摄下,传统诉讼文化大多对诉讼持消极态度。实际上,这种消极态度源于对孔子“无讼”思想的曲解。孔子的“无讼”思想侧重点不在于诉讼本身,而在于对礼治的追求。其实现“礼治”的方法主张有三:(一)“富之”“教之”,以...
关键词:孔子 无讼 礼治 以仁释礼 
董仲舒礼治思想的哲学基体解析--以阴阳五行引入所完成的理论架构发微
《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1期48-75,共28页范一丁 
董仲舒礼治思想具有复杂且建构精密的政治哲学基体,而这个基体结构的完成,阴阳五行说的引入是关键。主要体现在其以阴阳五行作为“天”的权威的客观性体现,使“天”驱纵人间万物万事的神秘力量的形而下的理论转换得以证成。而其以阴阳...
关键词:董仲舒 哲学本体论 阴阳五行 先秦儒道 “天论” 
礼治思想集萃
《历史评论》202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尚书·皋陶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经·鄘风·相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关键词:相鼠 礼治思想 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齐之以刑 
儒家礼治思想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探讨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年第23期93-95,共3页薛德枢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2018年度研究项目(18CZXZ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要,儒家礼治思想通过提倡敬上尊老爱幼品德、君子风范和君子人格、文明素质以及自律品德,能够实现企业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儒...
关键词:儒家礼治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 策略 
东亚礼制和礼论的展开与作为其渊源的荀子礼治思想
《科学.经济.社会》2021年第4期103-114,共12页佐藤将之 
就东亚国家、社会以及思想的历史和特质而言,无论是什么时代或哪一朝代,"礼"应该是构成其制度的骨干,亦占据了其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有关"礼"的各种概念和论述则是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各种"礼论",但高度理论性视野下综合思考"礼"对人类整...
关键词:荀子 郑玄  礼制 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