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

作品数:153被引量:12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英胡俊修曹峰吴沁芳唐琦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儒道政治理论中的类比思维及说理方式
《逻辑学研究》2025年第1期19-35,共17页李友广 李宗敏 
周秦之变是东周时期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先秦诸子理论思考的方向与理路无不受此影响,这对于儒、道两家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周秦之变下的君臣矛盾日渐加剧,处于君臣夹缝中的儒、道两家在发表政论和政治游说的过程中,不得不在说话方式...
关键词:周秦之变 类比思维 政治隐喻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心论基础——从先秦儒道心论管窥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兼论正义战争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5-12,共8页吴祖刚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是与先秦儒道两家的心论思想分不开的。对先秦儒道两家而言,心不仅仅是知、情、意的载体,更是通向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据的终极价值的桥梁。而终极价值为人所本有的理论前设又使得通过心的修养必然能把握它。有鉴...
关键词:中华文明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心论 和平性 
先秦儒道“人美学”思想及审美人生观建构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3期8-12,共5页孙思冰 柴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D037)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
关键词: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人美学” “人哲学” 审美人生观 
以礼节情与以道化情——先秦儒道“情”论之比较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常丽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51)。
“情”是中国哲学中人性论和性情论的重要范畴。“情”在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地位。儒家“重情”,将亲情视作人伦道德秩序建构的基点,强调对“四端”道德情感的培育;儒家教化本质上是一种性情教,以诗教来兴发感动人心...
关键词:儒家 道家 “情”论 以礼节情 以道化情 
先秦儒道琴教思想发微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王保国 谢婉莹 
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WT04)。
琴教在先秦儒道两家的乐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家借助琴这一载体,将道德建构、礼制思想、人格培养、艺术追求等内容内置于琴的艺术表达中,赋予琴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儒道两家学说既对立又统一,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不仅确立...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琴教思想 
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
《人文杂志》2023年第10期40-51,共12页刘欢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庄子》物论思想研究”(2020CZX022)。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知止”的观念,且学贵“知止”,对于先秦儒道两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止于何的问题上,两家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思想旨趣。儒家以止于至善为宗,道家基于名言的有限性,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对应观念,但从道家思想的精神来看,...
关键词: 知止 至善 本真 儒道 
浅析先秦儒道两家的个性发展观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193-195,共3页陆锦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有着不同的个性发展观。儒家的个性发展观是以“仁义礼智”为主的。道家的个性发展观是以“绝圣弃智”为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同。这两种个性发展观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现代社会个性发展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 道家 个性发展观 
先秦儒道两家社会治理思想辨析
《哲学进展》2023年第7期1362-1367,共6页姚晓莉 
儒道两家有关社会治理的思想卷帙浩繁,是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的一座文化宝库。在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审视和传承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对其社会治理思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从中汲取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为正处于关键历史时期的我国贡献...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社会治理 
先秦儒道“无为而治”的历史比较及其现实价值探析
《哲学进展》2023年第6期1200-1205,共6页陈雨凡 张晶 
“无为而治”是儒、道两家共同的社会治理理想状态,两者在思想基础和理想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内涵、实现途径和最终目标上仍然有很大区别。为了更好理解“无为而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儒道两家的相关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得出...
关键词:无为而治 儒家 道家 
先秦儒道自由观的历史分析与当代价值考量被引量:2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06-116,共11页王岩 孙伟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08)。
作为“freedom”与“liberty”的对译词,“自由”表达了“无挂碍”的本意。随着中国古代集权专制的加强,自由经历了贬义化的过程甚至被视为“洪水猛兽”。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自由思想的种子,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主张充分展...
关键词:自由 人性论 随心所欲 无为而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