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存在

作品数:171被引量:1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建漳张莉华姜涌陈皖军陈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时间上的情感展示
《诗刊》2015年第17期71-71,共1页
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论稿》一书中,用本质性的标题“从本有而来”阐述了“本有”存在的哲学思想,对世界本体和将来构建了一个诡秘的哲学体系。就“本有”来说,我的理解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有了历史存在的根基,...
关键词:情感 时间 哲学思想 社会存在 本质性 海德格尔 哲学体系 历史存在 
马克思对历史存在的哲学建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10-113,192,共4页袁霖 
历史存在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不乏其人,但他们都只能给出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解释。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建构,科学地回...
关键词:唯物史观 历史哲学 历史存在 
档案: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存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理解档案被引量:2
《档案》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张莉华 
马克思以他墓碑上的格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完成了他实践的一生,倡导了一种科学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角度,探析档案的哲学本质,研究档案是感性实践活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感性实践活动 历史存在 档案 唯物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1992年实践问题的研究述要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65-68,共4页李校利 
作为哲学领域热点之一的实践问题的研究,在1992年有增无减,仅见报刊的文献资料就达150篇之多。从研讨的情况看,对实践的本质、实践自身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问题争论较为热烈、分歧意见较大,现分述如下。一,关于实践...
关键词:人类社会 提问方式 主体性发展 哲学领域 检验标准 历史逻辑 物质过程 辩证关系 历史存在 指导思想 
理解:视域的融合
《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114-114,共1页寒木 
哲学解释学肯定“先见”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要人去顺从“先见”。在人文科学研究中,作品、典籍、文化、哲学都是由有意图的人来创造的,都有它们自己的“视野”(horizon),即在一定的历史时刻和人的历史存在中产生出来。当我们带...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历史存在 视域 人文科学研究 合法性 作品 文化 
论历史科学的总体构成体系(上)——《历史哲学》导论
《人文杂志》1986年第6期5-11,共7页佘树声 
历史与哲学不应当是绝缘的,而且它们本来就不是绝缘的。历史学的希腊语含义是“真理的探索者”;我国古代历史学的伟大奠基者司马迁,把“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当作历史学的终极目的。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历史与哲学之间的...
关键词:历史哲学 五种社会形态 历史演化 渗透关系 社会模式 总体构成 变异性 历史存在 历史科学 一元多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