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字

作品数:49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哲伦雷晓兰张健马晓静龙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岭南大学宜宾学院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初中生世界(七年级)》《中国韵文学刊》《艺术工作》《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词的领字看词作审美鉴赏的特殊性
《语文建设》2024年第15期43-48,共6页孙绍振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2AZD068)研究成果。
目前,占课本分量很重的古典诗词的审美解读,还大抵停留在让学生在吟诵中体悟的方法上。阅读的任务乃是把自身水平提高到经典的水平,自发的体悟不但不能保证提高,相反可能导致误读,这就是连美国新批评主义都意识到了的“感受谬误”(affec...
关键词:文本解读 领字 意象 意脉 
论清真词中的领字
《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郭峰 
20世纪以来,有关清真词风格和艺术技巧层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浑”的具体阐释,强调清真词“以赋为词”“时空转换”“环型结构”的艺术特色。但在此种艺术特色的发生学中,“领字”的功能常被忽视。在《全宋词》所录的187首清真词中,单...
关键词:清真词 领字 声调 艺术特色 周邦彦 
念好“领”字诀走实振兴路
《党的生活(江苏)》2022年第3期57-57,共1页潘瑛 
建强队伍,领军聚力。突出固本强基,以选优配强带头人为根本,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紧扣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熟悉“三农”工作、规划建设、社会民生等专业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一线,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
关键词:社会民生 固本强基 优秀年轻干部 选优配强 乡村振兴 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组织 优秀干部 
坚持“领”字引路壮大集体经济——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党员生活(湖北)》2021年第31期44-45,共2页 
近年来,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工委坚持狠抓农村基层党建,以党建带动班子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拉动集体收入增长,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壮大了集体经济...
关键词:集体收入 工商资本 乡村振兴 民间资本 市场主体 集体经济 乡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建 
论高丽、朝鲜词的单字领字
《国学学刊》2021年第2期115-123,143,144,共11页汪超 
领字是词体重要的体性特征,或是介乎词体格律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写作惯例。今统计《全高丽朝鲜词》,发现高丽、朝鲜时代作者运用次数越多的例用领字词牌,通常也是领字运用较为妥帖的词牌。从时代看,高丽、朝鲜时代的单字领字运用妥帖度呈...
关键词:高丽、朝鲜词 领字 词体 词牌 
正说对联领字
《对联》2019年第8期10014-10015,共2页康永恒 
日前,从网上看到多篇关于对联领字的文章,发现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混乱,极易误导后学,故特著此文,以正讹辨谬。谈论领字,须先弄清楚什么是领字?据陆伟廉先生《对联经》的定义:领字是指添加于一组自对句前头,但其本身并不参加自对的字词...
关键词:领字 对联 
关于西秦张瀓
《艺术工作》2019年第4期74-77,共4页孙田 田振宇 
宋人西秦张澂存世旧藏有二:故宫藏《神仙起居法》与上海图书馆藏《张澂摹勒本<兰亭>》,后者为存世所见最早"领字从山"重刻本。本文承前辈美术史家宋人张澂同姓名者考与《兰亭》鉴藏研究,结合文学史领域对西秦张氏世家的研究成果,重新检...
关键词:西秦张氏 领字从山 《神仙起居法》 《兰亭》 鉴藏 
浅谈演唱中外声乐作品之“字正腔圆”问题
《东方藏品》2018年第8期306-306,共1页杨莹铃 
“字正腔圆”美学观是中国民族声乐长期积淀,凝练的美学观,也是歌唱者要遵循的演唱法则。本文试图通过对《乡音乡情》《鞭打我吧》《求爱神给我安慰》三个作品关于字正腔圆美学观,在演唱中外声乐作品对如何灵活有效的进行运用将其要求...
关键词:字正腔圆 腔领字行 依字行腔 中国艺术歌曲 外国声乐作品 
领字与“屯田家法”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73-78,共6页章碧莹 
前人常以"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和"屯田家法"概括柳永词的章法。关于"屯田家法"的内涵与特征,学界通常指敷陈其事的赋法形式。然而,在柳永《乐章集》中,领字现象也十分常见。柳永在词中频繁运用领字,与其词的章法结构有着密切关系。领字...
关键词:柳永词 屯田家法 领字 
“望”到了什么——谈《沁园春·雪》领字的解读被引量:1
《课外语文》2018年第19期181-181,共1页张传业 
孙绍振教授非常厌恶“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在《名作细读》中他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而又说不出来,或者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现在习惯于人云亦云...
关键词:《沁园春·雪》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