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

作品数:871被引量:2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明山张子开宋伟华张培锋米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佛教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在青天水在瓶
《佛教文化》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解黎晴(文/图) 
常德的药山与德山、夹山齐名,在华夏文明史特别是佛教文化上,可谓三足鼎立。禅宗六祖慧能以下第三代法孙、石头希迁门下最受器重的法嗣以及开曹洞宗风之先声的祖师惟俨禅师,在住锡药山悠看40多度春风秋雨之际,广接学人,海众云会,香火蔽...
关键词:石头希迁 六祖慧能 曹洞宗 法嗣 海众 云在青天水在瓶 春风秋雨 药山 
禅在哪里?
《佛教文化》2024年第2期8-9,共2页释正慈 
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如同觅兔角。”那龟毛、兔角世上有吗?佛法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需要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去悟,去求证,去体验……曾有弟子问我:“师父,禅在哪里?”
关键词:六祖慧能 佛法 菩提 日常生活 世间  高于生活 
通过文化与艺术,让更多人去了解佛教——访汝阳大智寺禅国法师
《佛教文化》2023年第2期34-43,共10页金媛媛 
入佛门,寻自我禅国法师回忆起自己出家与过往种种,光阴在,一切却仿佛咋日般清晰。“我从小喜欢传统文化和艺术,爱看古书,后来接触到六祖坛经,金刚经,禅宗公案等等一些佛教书籍,慢慢对佛教产生兴趣。先是认识了解,后来逐渐心生向往。”
关键词:六祖坛经 禅宗公案 金刚经 文化与艺术 大智寺 法师 佛教 
定慧的修习
《佛教文化》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禅宗的传统里面,定和慧不分,两个是等持,就是齐修。在佛陀教授的修学次第里,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先有定才有慧。那么在禅的修行里,六祖大师讲:“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
关键词:定慧 六祖 禅宗 佛陀 修行 修习 
不见世间过
《佛教文化》2023年第1期55-57,共3页
有“是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这句话是六祖大师说的,此语出自《六祖法宝坛经》,是六祖大师所说诸“无相颂”其中一首的偶句。如今总有一些所谓的佛教徒很喜欢引用这句话,引用的目的无非是以此证明他是(甚至只有他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
关键词:六祖 法宝坛经 修行 世间 佛教徒 引用 修道者 大师 
漫话禅宗嗣书的传承
《佛教文化》2022年第5期103-105,共3页谭特立 
禅宗中的师徒递代相传,称为法嗣。禅师传授禅法,学徒开悟后,经禅师认证,允诺、授于嗣书,才能称为是禅师的嗣法弟子,也称为法嗣。嗣书是记录宗门师承关系的凭证。中国的禅宗,始于南北朝时达摩西来,传播禅宗心法,由是达摩是称初祖,达摩而...
关键词:法嗣 六祖 禅宗 慧能 师承关系 达摩 开悟 
安顿身心:践行《坛经》应对内卷
《佛教文化》2022年第1期54-61,共8页来东法师 
当今,许多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纷纷陷入内卷之中,具体表现在许多行业不断压低价格去挤占同行的市场、同事之间不断地拼加班时长以获得留任、加薪的资格。不论是企业老板还是公司职员都普遍感到焦虑不安。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坛经》 《六祖坛经》 焦虑不安 公司职员 竞争压力 压低价格 跨越时空 佛学 
明代高僧云栖袾宏大师
《佛教文化》2021年第6期105-106,共2页禅悦 
云栖袾宏(1535-1615)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字佛慧,别号莲池,浙江仁和人,俗姓沈,十七岁补诸生。袜宏青年时即栖心净土,曾在几案上书写“生死事大”四字警示自己。他阅读《六祖坛经》之后,喟然叹曰:“茫茫生死,安可无本据耶。”父母过世之...
关键词:《六祖坛经》 袾宏 云栖 茶案 跟随性 高僧 出家 净土 
啐啄同时——八大山人的《八哥图》
《佛教文化》2020年第4期61-62,共2页
禅自达摩东传,至六祖一变,六祖下分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其门下的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对后世影响尤大,由此一花开五叶,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于焉成形,至宋,临济下又分杨歧、黄龙,因有“五家七宗”之说,但后世只余临济、曹洞...
关键词:石头希迁 马祖道一 五家七宗 六祖 青原行思 云门 法眼 八大山人 
生命的安顿与归宿
《佛教文化》2020年第3期8-9,共2页释弘恩 
有人问: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人生皆有死,不知佛法对生死、对生命最终的归宿有什么看法?答曰:这的确是学佛的关键问题,此处正好可以说禅。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拘尸那罗双树之间取于捏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前一月告知弟子欲取圆...
关键词:释迦牟尼佛 六祖慧能 学佛 禅宗 生命的安顿 佛法 生死 圆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