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争

作品数:4494被引量:927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正礼冯小禄耿海英廖久明余永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爱森斯坦影像与艺术史方法论论争被引量:5
《文艺研究》2022年第3期118-129,共12页缴蕊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重新解读了爱森斯坦的电影影像,并对罗兰·巴特在《第三意义》中对“直义”与“钝义”的划分进行了批驳。这场“隔空论争”开启了迪迪-于贝尔曼关于哀悼与哭泣的图像史研究,使他得以将瓦尔堡的“激情程式”概念由静...
关键词:爱森斯坦 贝尔曼 罗兰·巴特 情感模式 静态图像 电影创作 电影影像 迪迪 
革命文艺的“形式逻辑”——论延安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问题被引量:12
《文艺研究》2019年第8期79-88,共10页周维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国共辖区间的文学互动研究”(批准号:15BZW153)成果
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文艺实践,在早期"形式"选择上面临内在困境:一方面,文艺形式具有为革命"塑形"的功能,需要有所创新;另一方面,文艺形式又必须符合具体革命实践的要求,与文艺旧形式保持一定的联系。如何消解这个难题,构成革命文艺...
关键词:革命文艺 民族形式 延安时期 形式逻辑 文艺形式 内在逻辑 民族化发展 文艺实践 
自然、偶然性与文艺实践的限度——评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1950—1960年代中国美学论争与文艺实践研究》
《文艺研究》2019年第6期158-168,共11页王钦 
一当代法国思想家朗西埃在谈到所谓劳工阶级文化时曾指出,其代表性特征并非对某种专业技艺的学习或某个自律性领域的坚持,而恰恰在于它的"去专业化"乃至"无序"。在文化领域,引起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警惕或恐惧的,并不是后者出于自身...
关键词:文艺实践 实践研究 美学论争 60年代 “自然” 社会主义 偶然性 中国 
他者目光抑或民族主体——从中美学者“重写电影史”论争看研究范式转型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9年第2期94-105,共12页赵牧 
在美华人学者裹挟"华语电影"概念及后现代式离散论述的介入,使得原本已形成广泛共识的"重写电影史"产生争议。作为争议一方的中国大陆学者如李道新、吕新雨等人认为,"华语电影"概念及其批评实践关联着强大的西方理论视角,其"美国中心论...
关键词:华语电影 电影史 华人电影 
《社会主义与“自然”——1950—1960年代中国美学论争与文艺实践研究》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9年第2期116-116,共1页朱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本书选取'自然'这一具有丰富的美学与政治哲学意涵的理论视角,重构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审美经验的历史潜能,展示了这一时期历史实践所蕴含的'去自然化'与'再自然化'的辩证法如何表达于诸种文艺...
关键词:文艺实践 社会主义 
龙学的困境——由“文心雕龙文体论”论争引发的方法论反思被引量:8
《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51-58,共8页李建中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12年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谱系"(批准号:12YJA751032)阶段性成果
既是跨世纪又是跨海峡的"文心雕龙文体论"论争,在给现代龙学研究带来繁荣和启迪的同时,也从方法论层面引发关于"龙学困境"的反思。在"百年龙学"的语境下重新考量这场学术论争,可以见出龙学研究的三大困境:哲学的逻辑的方法与诗性文论本...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方法论 文体论 困境 反思 中国文论 学术论争 西方观念 
《文艺研究》2008年总目录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163-168,共6页
关键词:访谈录 文艺 现代性 艺术史 傅惜华 《琵琶记》 姜夔词 比较诗学 比较批评 比较文学 学术论争 孙康宜 考论 小说 目录 检索工具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论争?——评《袁良骏学术论争集》
《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133-139,共7页高玉 
我读到过一则掌故,是关于熊十力教育徐复观如何读书的。已经是陆军少将的徐复观去拜访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老先生推荐了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几天,徐复观再去拜访,熊十力问他读书的心得,他接二连三说出了一大堆不同意见,但...
关键词:学术论争 袁良骏 《读通鉴论》 熊十力 徐复观 不同意见 王船山 读书 
明诗研究方法举隅——以“李、何之争”为例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67-72,共6页余来明 
明诗在近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受到很大关注,产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作为古典文学后兴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如何作进一步推进?本文以论析李梦阳、何景明间的文学论争入手,强调通过阅读、梳理原始文献,在明代诗歌演进的具体历史情境...
关键词:明诗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 文学论争 原始文献 历史情境 李梦阳 何景明 
文学经典的传承与论争——评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与美国新审美批评被引量:26
《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130-138,共9页江宁康 
关键词:审美批评 文化传承 文学经典 布鲁姆 正典 西方 美国 罗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