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转喻

作品数:15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宋作艳高翠雨代礼胜秦洪武王克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现代外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属性领属偏正式名名复合词探析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4期45-53,共9页宋培杰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动名定中式复合词语义研究”(2023-ZZJH-371)。
一些偏正式名名复合词NN是现代汉语词汇平面用以凸显属性领属关系的常见构式之一。研究发现,该类复合词的语义构词模式可概括为“属性主体+属性”,其中N提示属性主体,N提示属性,表示“N指称的对象或有N指称对象参与的事件具有N所表示的...
关键词:领属关系 属性领属构式 物性结构 类型强迫 逻辑转喻 
从生成词库论看认知转喻现象的语义解释被引量:6
《当代修辞学》2018年第2期82-95,共14页李强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的资助
本文在生成词库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认知转喻现象的相关问题,指出:认知转喻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看是由相关词语作为线索词通过语义强迫这一机制启动的,而认知转喻现象的概念激活则可以从物性角色中得到解释;概念整合机制将线索词和转喻词的...
关键词:生成词库论 概念整合 逻辑转喻 概念转喻 本体论主义 
“动名组合”逻辑转喻研究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年第4期148-152,227,共5页陈平文 
动名组合逻辑转喻是自然语言中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动名组合逻辑转喻的定义、特点、其与概念转喻的区别、其生成原理以及影响其意义解读的若干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动名组合逻辑转喻 特点 生成原理 意义解读 
逻辑转喻的生成研究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郭时海 
从语言生成的角度分析和解释英语中的逻辑转喻现象。认为逻辑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谓词隐含现象,是语言使用者追求表达经济性和利用格式塔认知原则的结果。动词补语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和隐含事件的强规约性是逻辑转喻的生成限制条件。
关键词:逻辑转喻 谓词隐含 生成限制条件 
逻辑转喻、事件强迫与名词动用被引量:30
《语言科学》2013年第2期117-129,共13页宋作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法语义接口研究"(10CYY0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文章认为名词动用属于逻辑转喻,可以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事件强迫来解释。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类名词动用的考察显示,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与前人的研究视角不同,这一方法不是看源名词在名源动词的语义结构中充当什么语义角色,而是反...
关键词:名词动用 生成词库理论 逻辑转喻 事件强迫 施成角色 功用角色 
中国学生解读英语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被引量:6
《现代外语》2013年第1期55-61,109,共7页赵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二语岐义加工角度看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能力的发展"(11BYY03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通过两个自控步速阅读实验探讨了中国学生解读英语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实验一发现,无论水平高低,中国学生在解读英语逻辑转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语义强制转换。实验二则显示,中国学生解读逻辑转喻的过程存在一个时间进程,语境虽然...
关键词:逻辑转喻 认知机制 句子加工 接口假设 
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探析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2年第6期40-44,共5页高翠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12BYY008);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英语教学视阈下语法隐喻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11YJC740083);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逻辑转喻的认知语义研究"(L11DYY052)的阶段性成果
逻辑转喻因其句法结构和语义理解的不一致性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语言的使用观和认知观,探讨逻辑转喻的认知属性及其认知机制。逻辑转喻本质上是认知的,是概念转喻与句法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心理上的完形和激活机制为基础,...
关键词:逻辑转喻 心理现实性 认知机制 心理可及 
逻辑转喻的认知语义阐释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4-117,共4页高翠雨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09YJA740015);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1DYY052);辽宁大学人文社科类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1LDQN22)
以往对逻辑转喻的研究主要以Pustejovsky的生成词库理论为代表,但该理论对逻辑转喻的解释力不足。因而将逻辑转喻置于认知语义学视角下,基于Fillmore的语义框架理论和Croft的认知域凸显理论建构逻辑转喻的框架元素凸显模式,将逻辑转喻...
关键词:逻辑转喻 概念转喻 框架元素凸显 
基于语言运用的体动词逻辑转喻分析被引量:9
《外国语》2012年第5期16-23,共8页秦洪武 王克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时语料类比中的翻译与现代汉语互动研究"(10BYY008);"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10&ZD127)的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体动词逻辑转喻的组合和释义机制。研究认为,体动词逻辑转喻的适用范围有限,体动词在论元类型和事件类型的选择上呈现明显的倾向性和规约化特征,类型强制是释义机制但不是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属性结构只编码缺省的词汇...
关键词:体动词 逻辑转喻 类型强制 规约化 
逻辑转喻的半能产性与多种解释被引量:7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43-50,共8页宋作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句法语义接口研究"(10CYY0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部分转喻动词的考察,从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角度重新分析了逻辑转喻的半能产性和多种解释。文章认为,逻辑转喻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压缩结构,其生成是压缩过程,而其理解和解释则是解压缩的过程。逻辑转喻的半能产性主要源于语...
关键词:逻辑转喻 生成词库理论 类型强迫 物性结构 功用角色 施成角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