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作品数:478被引量:65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牛太清赵莉化振红孟光全王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天中学刊》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林宗毛 刘志引 
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2022AH05102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4AH052749)。
在《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明代,二是近代。明代以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无几,且偏重校勘一隅。明代以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渐兴,呈现出校勘与注释并重的趋势。近代以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深受明代以...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研究回顾 研究展望 
《洛阳伽蓝记》“卷怀积载”中的典中典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李会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权力话语下的汉代诗歌史研究”(项目编号:19BZW060)的阶段性成果。
《洛阳伽蓝记》中的“卷怀积载”一语是典中有典,可是在多本注释书中却未得到正确的解释。“卷怀”用了《论语》中孔子论伯玉“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典;而孔子则反用了《诗经邯风·柏舟》中“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的典。用“卷怀积载...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卷怀积载 论语 《诗经》典故 
以《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佛寺的在地化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12期218-221,共4页袁薪雅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以来,历经数个朝代,于北魏时期发展至一个小高潮,佛寺作为佛教法事活动和弘扬佛法的主要地点,其时在洛阳城中达到了1376座之多。《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以北魏洛阳为背景,于书中记载了城中的寺庙规制、政治事务...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北魏 佛寺在地化 
化布匹为漆器 夹纻造像:脱胎换骨的奇妙工艺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2期42-49,共8页李思达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宣武、孝明帝时期,洛阳形成一种被称为“行像”的风俗。每年四月初七,京城各大寺庙都会将自家佛像搬出来,用香车运载送城外景明寺,待到次日佛诞节,再将所有佛像经宣阳门送到阖宫外,由皇帝向诸佛像撒花祈福。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宣阳门 佛诞节 北魏 佛像 景明寺 造像 脱胎换骨 
《洛阳伽蓝记》选篇中“人”存在意识的翻译重构
《韶关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76-82,共7页梁淑英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2018WQNCX163)。
志怪小说近年逐渐在学术界中展开讨论,但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手段对单个志怪小说的英译研究则寥寥可数。从《汉魏六朝小说选》中挑选有关《洛阳伽蓝记》的翻译篇目,如《狐魅》《白堕春醪》《子渊》等作品,以叙事学与符号学的理论为观照,...
关键词:中国志怪小说英译 《洛阳伽蓝记》 叙事虚构性 存在意识 翻译重构 
朝圣与狂欢:《洛阳伽蓝记》所见行像与乐舞百戏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2-53,共12页张素琴 
上海戏剧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扶持计划“舞蹈身体语言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北魏具有代表性的名作《洛阳伽蓝记》中的佛事活动“行像”为研究对象,关注其中的乐舞百戏构成及其与行像的关系。从源头分析,行像来自西域和印度早期佛教的佛诞仪式,其用乐舞可追溯至早期佛教教义与乐舞供养;百戏承袭秦汉以来角...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行像 乐舞 百戏 
《洛阳伽蓝记》辨疑三题
《云冈研究》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王蔚乔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洛阳伽蓝记》文献整理研究”(16AZW004)。
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是记载北魏文化、政治、风俗、逸事及地理的重要文献。观览目前流传的《洛阳伽蓝记》刻本、校本,在文字校勘、文本释读方面尚存在错谬、模糊之处。在核对异文与稽考文献的基础上,可厘正文字,阐明释义,矫正部分长...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辨正 文字校勘 
《洛阳伽蓝记》与北魏洛阳城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黄晓勇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城 城市布局 建筑形制 
音起寺宇,乐入民间——《洛阳伽蓝记》音乐传播场域之考辩
《黄河之声》2024年第15期88-91,共4页马驰云 高亢 
北魏杨衒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载了当时洛阳城众多佛寺庙宇及其建设与布局等方面的城市地方志,其中不仅蕴含了对洛阳城历史、环境、建筑、人物、风闻等现实内容的叙述,也包含有较为丰富的音乐史料。杨衒之为描述北魏时的洛阳...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音乐传播 场域 
浅论《洛阳伽蓝记》的史料价值
《今古文创》2024年第26期88-90,共3页王梦琪 
《洛阳伽蓝记》是东魏杨衒之撰写的散文体地理志著作。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重游洛阳,追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指佛寺)的兴隆景象,成此书。全书共分为5卷,以洛阳佛寺在洛阳城中区域分卷记之,记载了八十余所寺庙的方位、兴...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 佛寺 史料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