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擦痕

作品数:26被引量:1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谢富仁杜义荆振杰潘立宙王宗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丽江—大理地区现代应力场特征分析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杨承伟 胡军 王成虎 杨长林 高桂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002AF080003)。
受印度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丽江—大理地区及周边分布大量的地震断裂带和重大基础建设工程,其构造应力场复杂多变,是研究构造应力场的重要场所。文章基于全新世活动断层擦痕应力反演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丽江—大理地区现...
关键词:应力场 断层擦痕 震源机制解 
从断层擦痕反演的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构造应力场被引量:3
《地质科学》2020年第2期519-536,共18页邓佳良 储东如 王翔 汪雅菲 吴昊 沈仕豪 刘家云 吴家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67800,12120113069200);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编号:2009-k-23)资助。
本文通过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厘清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拉伸方向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早白垩世早-中期、晚期到晚白垩世,拉伸方向由NWW-SEE向、NW-SE向到...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南段 合肥盆地 应力场反演 伸展方向 动力学背景 
新疆雅满苏东南河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被引量:2
《能源与环保》2017年第12期149-152,157,共5页王长青 
为了正确地推测新疆雅满苏东南河地区矿体形态、产状及延伸,确保有效对该地区进行实际地质勘查,对雅满苏东南河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矿体赋存于黑云斜长片麻岩、白云石大理岩中,从而在勘查工作中,沿黑云斜...
关键词:雅满苏东南河 铁矿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围岩断层擦痕 勘查工作 
一种测量和推断原位地应力的综合方法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16年第2期1-18,共18页Omer Aydan 胡秀宏(翻译) 郭啟良(校对) 
作者参与了地壳应力测量,并通过综合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推断了应力状态,还开发了应用于各种实际的技术。通过地质特征(断层擦痕、膝折、侵入、褶皱等)、爆破孔破碎带、震源机制解、GPS地壳变形监测推断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此外,声发射技术...
关键词:原位应力 综合方法 推断技术 断层擦痕方法 震源机制解方法 声发射方法 
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被引量:2
《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第6期37-39,共3页徐岳仁 
霍山山前断裂带是山西断陷盆地带中部重要的边界活动断裂带之一,是我国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1303年洪洞M=8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围绕该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包括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构造地貌、活动方式、古...
关键词: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 1303洪洞8级地震 活动断裂 古地震事件 断层活动方式 断层擦痕 加速器质谱仪14C测年 地震地表破裂带 
江西永平铜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被引量:4
《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608-617,共10页解国爱 王宗秀 张庆龙 吕赟珊 邹旭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显生宙重要地区陆壳聚散的基本框架与成矿制约"(编号:1212011120160)资助
利用多重反演方法(Multiple Inverse Method,MIM)恢复永平铜矿多期古构造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划分形成断层擦痕的多个古构造应力期次。研究表明,永平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受到3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进而探讨了永平铜矿构造演化历史。第一期...
关键词:古构造应力场 永平铜矿 断层擦痕 多重反演方法 
基于断层擦痕侧伏角公式的构造应力张量反演被引量:1
《岩土力学》2012年第11期3414-3418,共5页何书 赵奎 朱忠 吴开兴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0GQC004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11cb4119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64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No.2008BAB32B03)
利用Aleksandrowski推导的断层擦痕侧伏角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构造应力张量反演法。根据不同应力比值下构造应力与断层擦痕侧伏角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详细推导了构造应力张量的反演方法,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实现了该计算过...
关键词:断层擦痕 侧伏角 反演 武山铜矿 构造应力张量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构造应力场分析被引量:16
《地质科学》2012年第3期836-850,共15页鞠林雪 朱光 王浩乾 詹润 林少泽 严乐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0714004);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项目(编号:1212011120104)资助
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发震断层南起郯城窑上北到莒县土岭,全长为130 km,由5条北北东走向的活断层段组成。郯城地震断层南段沿沂沭断裂带内的F_2断裂分布,倾向南东东,倾角为30°~60°。北段紧邻F_1断裂分布,倾向不稳定,倾角较陡(多为7...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郯城地震 地震断层 断层擦痕 应力场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被引量:17
《第四纪研究》2010年第4期677-698,共22页李海兵 司家亮 裴军令 付小方 王宗秀 李宁 侯立玮 吴富峣 潘家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8CB4257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共同资助
汶川地震(M_s8.0)形成了具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的映秀-北川破裂带、纯逆冲性质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以及它们之间具左旋走滑-逆冲性质的小鱼洞破裂带,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其地表破裂过...
关键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破裂带 灌县-安县破裂带 同震断层擦痕 地表破裂过程 
汶川M_S 8.0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以都江堰八角庙村断层擦痕剖面为例被引量:8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439-448,共10页董顺利 李勇 陈龙生 王刚 张毅 陈浩 闫亮 马博琳 乔宝成 周荣军 A.L.Densmore N.Richardson M.A.Ellis 沈军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中国石油化工前瞻性项目资助
汶川M_s8.0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裂,但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现象却很少,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八角庙村有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断层擦痕剖面,是惟一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露头。剖面上可见两种侧伏产状相差很大的擦...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过程 断层擦痕 逆冲 右行走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