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作品数:145549被引量:112765H指数:7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浩斌李抒望王伟光石仲泉梅荣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复旦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每周评论》研究的突破
《决策与信息》2025年第3期44-60,共17页杨宏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每周评论》研究”(22BDJ034),项目负责人:杨宏雨。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每周评论》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每周评论》的编者、作者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人物评价趋向客观公正;2.拓宽了《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思路,多角度探讨了该刊对社会主义的传播...
关键词:《每周评论》研究 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开拓文学空间研究新领域——评方英著《文学空间批评》
《外国语文研究》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陆扬 
随着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空间研究”不断发展和兴盛。在此背景下,方英教授的专著《文学空间批评》为中国的文学研究贡献了一部力作,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该书结合多学科空间理论,提出“文学空间批评”,并重...
关键词:《文学空间批评》 方英 研究范式 问题域 马克思主义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机制
《工会理论研究》2025年第1期51-65,共15页王诗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迈向第二个百年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新贡献研究”(批准号:21&ZD020)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运动的爆发,彰显出中国工人的阶级力量和革命潜力。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敏锐地洞察到工人群体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鉴于此,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主动走进工人之中,开启了同中国工人初步结合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蕴...
关键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中国工人 作用机制 
21世纪俄罗斯的时代之问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郭丽双 朱亭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20&ZD011)。
以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所构成的社会思潮范式来回应俄罗斯的时代之问,是21世纪俄罗斯道路研究的重要理路。当代俄罗斯社会思潮在各自的思想理路中为“俄罗斯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设计了不同路径,同作为自由主义对立面的新保守主义和新马...
关键词:俄罗斯 时代之问 新保守主义 身份认同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弘毅自强 鼎新致远 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报告(2024年)
《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师萌 高敬文 刘胜男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重点项目“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3AXW001)阶段性成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面展开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新布局的“落实之年”。7月在京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立德树人 宣传思想文化 国际传播体系 新闻宣传 网络舆论 一体化管理 
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1期83-97,共15页周文 李吉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2023YZD058);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A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2024JZDZ005)。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先行思想,创造了包含丰富经济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中华文明的滋养,只有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
关键词:中华文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7-8,共2页李冉 
折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台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生机活力 不可替代 强国建设 深刻领悟 
列宁的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理论视野》2024年第12期5-10,共6页徐伟轩 
上海市哲社规划专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根基与历史底蕴研究》(项目号:2024VSJ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领导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积淀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阐发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科学观点。就特性来说,传统文化既有过去的属性,也有未来的面向,既有民族的记忆,也有阶级的烙印。就价值来说,在正视旧文化对新的道路实践带...
关键词:列宁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英国工会运动的兴衰——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讨
《工会理论研究》2024年第6期59-70,共12页胡睿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英国的工会运动逐步陷入低谷与困境,与工人阶级渐行渐远。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对内须凝聚力量,与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紧密结合,提升自己的“阶级整合”能力;同时,工会还须有力地应对来自“资方和国家的镇压...
关键词:英国工会 力量来源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 劳动政治 工人阶级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创造性发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李国泉 盛雨笛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YJC710005)的阶段性成果。
邓小平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也在这一进程中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内涵。在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再探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贡献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思想贡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