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

作品数:292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忠豪金磊陆扬刘克敌尹奇岭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无锡市新区硕放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和学生对对子
《小学语文教师》2025年第1期84-84,共1页毛俊岩 
2011年,我因“合班并校”政策从村小调至中心校,不久便接手了一个被认为“差”的班级。一天放学后,我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位女同学拦住了我,递给我一张纸条,说是她父亲出了两副上联,希望我能对出下联。
关键词:并校 合班 女同学 中心校 对对子 班级 
论文言与白话的抵牾——以1932年清华大学“对对子”事件为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徐钰茹 谭小青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民国旧体诗的新变研究”(2021WQNCX075)。
1932年夏,陈寅恪代拟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因考察的题型有“对对子”而引起社会广泛的论争。文中以“对对子”事件为研究对象,围绕着读者与陈寅恪的论辩展开。“对对子”事件反映了接受中学课程标准教学、了解普通性的基本原理与...
关键词:陈寅恪 “对对子”事件 文白之争 
好玩的语文课——《绝句》教学及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5期34-37,共4页薛法根 
板块一对对子,学绝句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一门课最好玩?生:(纷纷抢话)体育课最好玩;美术课最好玩;手工课最好玩;音乐课最好玩……师:其实,语文课也很好玩。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语文的游戏,就叫一一对对子。我出几个字,你就对几个字,这...
关键词:手工课 美术课 语文课 好玩 对对子 体育课 音乐课 字数 
对对子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9期108-110,共3页苗炜 
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学六个汉字,天地人,你我他。汉字下面有拼音。遥想1897年9月,蒙学公会在上海成立,创办《蒙学报》。《蒙学报》并不是一个主打言论的报纸,而是按期连载蒙学用书。每册开篇都有“识字法”,图文并茂,第一课也是讲“天...
关键词:第一课 蒙学 识字法 图文并茂 小学语文课本 天地人 对对子 北极圈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格言(下半月)》2023年第1期50-51,共2页李定广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推动了全民热爱诗词、学习传统文化的时代浪潮,“飞花令”就是这个浪潮中飞得最高的一朵浪花。如今,飞花令不仅成为大众流行词汇,而且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飞花令是怎么来的?古人是怎么玩的?今人又有...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讲故事 流行词汇 前世今生 时代浪潮 酒令游戏 对对子 
君臣蓟州对对子
《领导文萃》2022年第16期106-106,共1页章用秀 
乾隆与刘墉常在一起调侃对对子。一次,乾隆从蓟州城去盘山,到天成寺登江山一览阁,乾隆手擎酒杯,兴致勃勃地吟道:“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水。”后句点出了前句三个字的偏旁。这时,和煦的春风吹来一股浓郁的香味,刘墉往外一看,阁下丁香盛开...
关键词:刘墉 丁香花 偏旁 对对子 乾隆 天成寺 
这样的“对子”对吗
《小学语文教师》2022年第6期79-80,共2页黄亢美 
黄老师: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学了《对韵歌》,同学们对蒙学的“对对子”很感兴趣。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识字单元”,其中《古对今》的形式也像“对对子”。我们知道,“对对子”不仅要求词性、结构要一致,而且要求平仄也要相对,可是教...
关键词:统编教材 蒙学 对对子 平仄 一年级下册 朝霞 一年级上册 单元 
一颗夜明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民间传奇故事》2022年第11期54-56,共3页龚羽 
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个人是湖南同乡。左宗棠四十多岁时,还是别人手下的一个幕僚,最后经过曾国藩大力推荐,才被朝廷重用,可见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到了后来,他们都到了皇上身边,成了权倾朝野的重臣,却反目为仇,变得水火难容。一次,...
关键词:左宗棠 左季高 权倾朝野 曾国藩 夜明珠 对对子 同乡 
顾鼎臣三对对子
《民间文学(故事)》2022年第3期62-63,共2页王永刚 
顾鼎臣自幼聪颖,只因他是父亲和婢女所生,在家中不受正室夫人待见。这天,顾鼎臣见正室夫人出门去了,便壮着胆子向正在院中赏花的父亲顾伺讨要二枚铜钱。顾伺老来得子,对顾鼎臣自是宠爱有加,但是闻听儿子讨要铜钱,不由一愣,这孩子平时很...
关键词:顾鼎臣 铜钱 聪颖 问道 夫人 父亲 
坚决与彷徨:1932年清华入学考试陈寅恪试题风波再析
《陇东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李玥瑢 
1932年清华入学考试中由陈寅恪代出的对对子、作文题等国文试题引起风波,声音多来自民众,与此相反知识界则鲜有议论。陈所反对的“格义式”文法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的先声。知识界对该事件的反应,恰好体现出新文学倡导者冲破传统所造成的...
关键词:1932年 陈寅恪 对对子 中国文法 断裂与关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